移至主內容

《焦點事件》是一個完全倚賴公眾募款生存的非營利媒體,希望在訊息娛樂化、零碎化、與政治對立的媒體環境裡,開拓出一條認真梳理議題脈絡的路。如何讓這個媒體「被看見」,以及使它成長、茁壯,需要社會共同的支持,不過,這兩年,我們的募款狀況持續低迷比較,不讓這個媒體變成被淘汰的「良幣」需要我們一起面對。

信用卡月定捐單筆捐款|郵政劃撥/帳號:50363139 戶名:台灣焦點通訊社

 

【2021年捐款狀況與2019年的比較】

每月定捐
13萬5,842元

減少
1萬9,841元

減幅
12.7%

單筆捐款
52萬7,454元

減少
18萬4,290元

減幅
25.9%

總募款額
218萬5,561

減少
33萬3,947元

減幅
13.3%
最新動態

中華快遞罷工結束

1/31,中華快遞董事會,決議接受之前勞資協議的在2月底前,發放之前短發的績效獎金,工會宣佈結束罷工、將來將開啟團體協約的協商。(攝影:歐碧薇)。

話題
G7

2023廣島G7峰會

2023年七大工業國領導人會議(G7峰會條目)5/19到5/21,在日本廣島舉行與會者,在俄烏戰爭與區域衝突升溫的環境下,此次峰會選擇這個人類第一個戰爭中的原爆地舉行,給予G7一個「裁減核武」的表演舞台。

2023年出席峰會的領導人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英國首相蘇納克(Rishi Sunak)、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此外,按照慣例,歐盟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也應邀出席。

此外,此次峰會,主辦國日本也另邀請了韓國總統尹錫悅、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Norman Albanese)、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巴西總統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Silva)、越南總理范明政、(非洲)葛摩聯盟總統阿蘇馬尼(Azali Assoumani)、(大洋洲)庫克群島總理布朗(Mark Brown);等八國領袖,作為賓客。

5/19會議開始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宣佈將在21號,峰會最後一天抵達廣島,成為注目焦點。

此次峰會的核心為美國與中、俄間的博奕,涉及的議題極廣,最重要的是在「無核武世界」上,G7的態度為回歸《核不擴散協議》,並譴責俄羅斯與中國(的不透明),在「俄烏戰爭」上,強調進一步的經濟制裁與防止規避制裁的措施,在中國的「經濟脅迫」上,歐盟僅採取「去風險」的態度,與美國希望的經濟「脫鉤」不同,最後接受歐盟的「去風險」原則。

由於疫情解封,《焦點事件》團隊利用此次峰會,繼續「帶路博奕」出國採訪計畫;除了採訪報導場外的抗議或倡議行動之外,也希望了解在原爆後七十八年,在廣島「被爆者」或家屬身上,留下了哪些核戰的印記。

財務及募款

項目 金額 人次
餘絀 -1,058  
存款餘額 -7,431  
定額捐款 115,647 276
單筆捐款 53,200 19
帶路博弈基金 216,853  

 

跨界視角最新影片

「跨界視角」為焦點事件每週製作的影片,希望透過影音,對重要議題做簡單介紹與討論,藉此開拓與讀者不同的內容形式與接觸管道,「跨界視角」的 Youtube 頻道,歡迎訂閱。

本片的文字,以及相關資訊的整理,請看這裡

大事記

反核四運動〉地方生存的掙扎,與政治糾結40年的反獨裁運動歷史紀錄。

大潭藻礁與三接〉能源轉型大業,犧牲千年生態系。

基本工資〉弄虛作假的勞資協議,與國家的種種盤算。

勞動階級

6/29,勞動部基本工資工作小組會議,資方提出躉售物價指數(W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大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認為資方在物價上漲負擔的成本,比消費者還多,作為「調整基本工資」的反面論述,2022年基本工資審議會,原則上會在第三季召開。

6/24,憲法法庭對「徐國堯免職案」、「公務人員考績丁等免職案」兩案宣判,這兩個案子,涉及警消與一般公務員懲處制度的不一,以及由行政權發動的公務人員懲處制度是否與《憲法》將公務員「懲戒」設定為司法權,是否牴觸;最後憲法法庭,對此兩案,都做出「合憲」判決。

更多內容…

能源轉型

3/26,因桃園蘆竹的民營燃氣長生海湖電廠計畫擴建1,100MW機組,居民要求重新談地方回餽

3/23,中油於環評論壇上傳擬於高雄大林蒲地區建設含6座共108萬公秉儲槽的天然氣接收站,就目前已完成、建設中,或已提出計畫的計算,這座接收站可名為「七接」,條目:〈燃氣發電裝置與天然氣儲槽的發展〉〈表格〉。

3/8,因303停電,台電高層異動,卸任的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認為,台電基層有3分之1新人,戰技不足為主要挑戰。

更多內容…

3/3,興達電廠發生為操作失誤,引發龍崎超高壓變電所跳脫,南部大停電。

3/2,環保署環評大會通過三接外推方案,俄烏戰下,天然氣供應安全受關注。

2/25,核四不建了,但貢寮居民認為,廠區的重件碼頭依然在傷害福隆沙灘,要求立刻拆除

2/24,航港局對彰化外海離岸風電航道禁漁,引發漁民抗議,認為此舉剝奪他們的生存權

2/23,空污重災區高雄大林埔增建燃氣發電機組,進入環評

2/15,補2025、2026年缺口,中佳電力於台中港規劃燃氣電廠,進入環評程序

2/9,在環委對三接「外推方案」仍有疑慮的情形下,由於認為「外推」的衝擊仍優於原方案,專案小組決議建議通過環差

1/26,苗栗縣審議有破壞石虎棲地之虞、去年專案小組建議不予許可的竹森光電場,會後拒公開結果

1/25,因應再生能源供電不穩定特性,台電預計在通霄電廠新增可快速升降載的單循環燃氣機組

資訊圖表
物價上漲

去年(2021)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高的1.96%,到了2022年4月初公佈的3月的年增率更是達到了3.27%,這個數字是2008年8月以來,14年半以來的最高;在物價飆漲之前,去年的五一,就提出了「低薪」的問題,不過那個時候問題意識,比較是針對經濟成長的分配問題,而當今年五一再提時,工人階級面對通膨的威脅,問題也變得更加嚴峻。

專題-話題列表

話題
緬甸工會

台資寶成於緬甸打壓工會

2022年10月,台資鞋業代工大廠寶成於緬甸仰光的工廠,發生罷工,在疫情後,嚴厲的通貨膨脹形勢下,工人要求調高薪資,但寶成卻以解僱近30名參與罷工成員作為回應。

這件事剛好碰到2022/11到12月,世界杯足球賽期間,包括國際 NGO 清潔成衣運動聯盟等發動對運動品牌大廠愛迪達發動「adidas steals from its workers 」倡議,寶成為愛迪達大代工廠,仰光的生產線,也全為愛迪達代工,解僱事件與要求寶成回聘工人,於是也成為重要的議程。

此外,自從2021年2月,緬甸軍政府發動政變,推翻翁山蘇姬全國民主聯盟政府,引發全國罷工後,對於緬甸工運的打壓,也成為國際注目的焦點,解僱事件中,軍政府的動態,成為國際觀察的指標。

2022年12月底,寶成以不得參與工會活動為條件,回聘工人,有12人接受資遣、3人復職,仍有11人堅持無條件復職。

話題
公投

基隆護海公投

台電規劃將基隆外木山的協和電廠改建為燃氣機組、並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四接),填海造陸14.5公頃註釋,基隆民間團體「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2022年6月發動地方公投主文反對填海造陸方案。

  • 台電2018年提出協和改建計畫,原計畫填海29.25公頃、興建4座機組、6座儲槽。
  • 民間反彈聲浪起,2019年,台電將計畫規模縮小為填海18.6公頃,2座機組、2座儲槽。
  • 2022年7月再提出東移方案,變更填海地點、並縮小面積至14.5公頃(報導)。

您是否同意基隆市政府應拒絕協和電廠(含其附屬設施第四天然氣接收站)於基隆市的海岸及海域填海造地?

隨著2022年底,基隆變天,護海公投也引發藍綠間的爭議。民進黨籍基隆市長林右昌依《公投法》第26條第3項「報請行政院認定」,2022/12內政部認定該公投「非屬地方自治事項」。

2022/12/25,國民黨籍基隆市長謝國樑上任,公投發起方重提補正,2023/3/31,市府認定「屬地方自治事項」,宣佈通過審查報導。行政則於2023/4/21,依《地方制度法》第75條第4項,撤銷基隆市政府的審查決定。

目前協和電廠更新方案的進度為2022/7/7,在環保署,召開過環評第四次專案小組會議,台電提出了填海面積更小的「東移方案」,更表示「北東電網480萬人不能沒有協和」。

話題
璞玉計畫

國土計畫法

國土計畫法》於2015/12在立法院三讀通過,將全國土地區分為「國土保育、海洋資源、農業發展、城鄉發展」四大地區分區表;2020/2/20,行政院提出修法草案,加入「經行政院核定之重大建設計畫」不受縣市五年、全國十年國土計畫通盤檢討,才能變更的限制,可隨時啟動變更,修法過程中,「重大建設」被限縮在「新能源、文化、農業」三個類型註釋

2020/3/13,「重大建設」豁免變更限制,引發爭議,在野黨提案,將政院版退回程序委員會,民進黨團以人數優勢護航,成功付委進行審查。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指出,民進黨團共識,展延期限為兩年,此外,「國家重大建設」啟動變更國土計畫部分,將限於「新能源、文化、農業」三個類型的建設。

《國土計畫法》的四大功能分區及19類分區如下:

《國土計畫法》以2018/4/30公佈的「全國國土計畫」為指導原則;由於地方政府無法於2020/4/30前,完成「縣市國土計畫」公告實施,之後內政部將期限展延一年至2021/4/30參考

《國土計畫法》第45條第2項,縣市國土計畫完成後四年內,(縣市)應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2022年底,各縣市啟動功能分區圖草案公聽會,其中新北市三峽、平溪、石碇等農會對於山坡農地被劃設為「國土保育區第一類」,土地受限嚴重,不利當地農業發展,2023年1月,新北市表示將暫緩送審,內政部營建署表示,會功能分區管制,會「因地制宜」報導

速覽
社子

社子島區段徵收

2016年2月,台北市柯文哲市府確定「生態社子島」計畫,先後完成都市計畫、防洪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協議價購程序後,未能如柯市府所願,在任內通過內政部的土地徵收審議,並完成區段徵收的公告歷程,2022/12,蔣萬安市府上台。

  • 2016/6 通過台北市都市計畫審議
  • 2018/6 內政部有條件(第一,北市府要做好聚落保存;第二,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合理的安置;第三,區段徵收計畫審議前要辦聽證)審議通過都市計畫。
  • 2019/4 北市府因應都市計畫附帶決議要求,舉行聽證會。
  • 2019/12 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
  • 2020/4 市政府通過都計細部計畫。
  • 2022/1 市政府環評通過。

由於過去社子島屬於洪泛區

台北市長柯文哲希望在2022年底(任期)前,對社子開發案公告實施區段徵收,在此之前,重要的關卡就是環評,2021/12/8市府環評會,當天開發單位台北市土地開發總隊才就其中三項重大爭議緊急補件,在柯文哲「社子開發要輾過去」的意志下,環委達成通過的共識,1/19上午,環評在延續會議中通過,後續將進入「協議價購」,以及向中央提交「區段徵收計畫」審查。

社子環評的爭議,包括第一,先前對計畫區內的濕地調查,不符《濕地法》程序,補足之後,確認濕地範圍,卻沒有仔細的評估;第二,開發案計畫設置一座污水理理廠,卻沒有依照環評法規,一併提出環評計畫;第三,目前計畫的水理模型分析,是依照社子、五股、關渡三地都修築堤防做的,但目前關渡沒有築堤計畫,社子築堤後,未築堤的關渡,可能產生「空窗期」,有淹水的風險,卻沒有重作分析。請參閱條目:〈社子島環評爭議

話題
罷工

中華快遞再度罷工

中華快遞為中華郵政子公司,主要業務為銀行快遞,承攬台灣六成的銀行票據運送。因長年高工時低工資,調薪後又被砍績效獎金;而公司啟用外包人員,成勞資問題的引爆點,2022/7/3,工會通過罷工決議,7/4拉起罷工封鎖線,訴求加薪5千元、未來薪資不得低於派遣、且薪資結構比照母公司中華郵政調整報導

間歇性罷工

在美國,如「間歇性罷工」等「部份罷工」成為法律的禁忌,不過在中華快遞個案上,台灣官方則採取正面的態度;參:〈跨界視角》美國勞動關係法體制下的罷工鎮壓

罷工期間,資方同意調薪5千的訴求,但公司表示,績效獎金與薪資連動,調薪可能影響到績效獎金的發放,工會採取罷工一天,之後回去上班,再視情況突襲罷工的「間歇性罷工」跨界視角影片,在工會打算於7/11再次發動行動前,7/10,資方同意調薪,且績效獎金「不低於前兩年的平均」,工會於是宣佈罷工勝利報導

2023/1, 工會指出,2022年績效獎金只發1個月,低於往年至少2.5個月的情形,工會認為資方「故技重施」,1/14號,再度通過罷工決議,1/16,董事長薛門騫表示,在公司財報完了之後,會再補發績效獎金的差額,工會的訴求會在1月31號召開董事會討論,但年前發放「比較困難」參考

話題
廢水

福島廢水排放

儘管有諸多的替代方案、國際與當地漁民的反對,以及違背國際公約的疑慮註釋,日本政府仍決定,2023年春夏間,要將福島核電廠內貯存的廢水註釋排放入海報導

福島廢水的來源,是地下雨地表水滲入已融毀的的爐心區域,以及為了降低持續進行核分裂反應的燃料棒降溫、再度融毀,而灌入的冷卻水(參考),福島電廠每天約140噸的廢水(參考);東京電力與日本政府宣稱,廠區已無空間除存這些廢水,必須排放入海。

鍶90的問題

半衰期長、性質與鈣接近,會長期累積在人體骨骼裡的鍶90,是福島核污染的重中之重,請參閱:

日本政府與東電稱,排放入海的核廢水,經過「多核種除去設備(ALPS)參考」除污後,可以去除絕大多數的核種,僅存污染性最低的核種「氚」,經過大量稀釋後,對於人體無害。

日本自2012年起,就在研發 ALPS 設備,但效果一直不佳,其中最讓人疑慮的核種「鍶90」一直無法有效去除的問題,始終無法有效解決。

而在2023年1月5號,東電才以「工程延誤」為由,稱7月或更晚才能正式開始排放,但是在1月13號的內閣會議上,日本政府卻仍表示「可能於春天至夏天之間開始排放報導」。

由於日本政府與東電已有多次掩藏資訊的前科,在廢水排放上,對外國政府「比較實驗」,或者取樣的要求,都一律拒絕報導,除了反對排放廢水之外,如何加強平行監測的能力,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報導

話題
台南車站停駛

台鐵公司化

2021年4月太魯閣事故後,交通部提出「安全」、「安定」、「轉型」三階段改革方案,隨即迅速推出已屬「轉型」階段的「公司化」草案,並於2022/5/27,立法院會期結束前完成三讀

重點必讀

台鐵公司化將資產切分為「車輛」、及「營業所需」及「非營業所需」資產,分別由轉型後的台鐵公司、政府與「償債基金」管理,並各自負擔部份債務(條目資訊圖),台鐵企業工會主張「資產全留、債務政府負擔(工會版)」。

企工在5/1,發起「集體休假」行動,造成繼1988年,司機員罷駛後,台鐵再度全線停駛報導,交通部則推出公路運輸的「類火車」等因應。此後,企工數度揚言再度集體休假,但都在行動前喊停註釋

在公司化條例通過、工會的抗爭,僅限於逢年過節的放話,協商漸漸限縮到員工權益相關問題,使得這個在「公共服務」與「安全」等方面,與社會大眾密切相關的議題,最終失去公共討論的空間

台鐵企工數度揚言罷工、喊停的原因都不相同:

  • 2022/5:工會揚言6/3端午節集體休假,5/18與交通部協商,提出訴求後,該次行動轉為「備而不用」,最後取消(報導)。
  • 2022/7:針對台鐵提出的「留才調薪方案」指針對部份人員、未經協商就傳出調薪表、職工福利金提撥勞資無法達成共識…等,揚言9/10中秋節再集體休假(報導),台鐵同意擴大「留才調薪方案」規模,雖然在職福金提撥上尚無共識,企工仍放棄了中秋、國慶及11/26的縣市長選舉的行動(報導)。
  • 2022/12:交通部公告一項「公司化」子法,未與工會協商,企工再揚言春節罷工,但也未行動(參考)。
話題
卡達移工

卡達世足賽的人權與文化衝突

卡達世界盃足球賽落幕,在過程中,如「One Love」臂章(性別人權)與卡達移工等倡議,受到前所未有的全球注目;不過也有人指出,這些議題被突顯,與西方世界對卡達,或伊斯蘭世界之間的文化衝突有關。

我們整理了這兩個議題的脈絡,以及倡議的過程、成果,以及後續,同時也希望探討人權議題之所以被聚光,後面的西方與卡達、伊斯蘭世界衝突的因素;並嘗試從「人權倡議」與「文化衝突」中間整理出一些重要的訊息,以及看的方法。

跨界視角影片

此外,在世足賽期間,還有一些跟台灣關係密切的倡議,就是國際勞團針對世足賽重要贊助廠商愛迪達的「adidas steals from its workers.」倡議。愛迪達供應鍊中,台灣的運動休閒大廠寶成,在世足賽期間,於緬甸仰光廠打壓工會,也引起世界的抗議,而在緬甸軍政府主政下,勞權維護與制裁的兩難性,也是特別值得討論的議題。

話題
世豐

世豐水電與原住民族

世豐水電廠位於花蓮卓溪鄉豐平溪,規劃設置兩道攔河堰、兩座共37.1MW的水力發電廠。該案場於1999年通過環評,近年積極投入再生能源事業參考的正崴集團將其收購,繼續開發。

由於開發案涉及原住民族傳統領域,2022年,卓溪鄉公所認定,除了最早表達反對的山里部落,以及正崴接手後,也有人反對的太平部落外,還納入了古村、三笠山、中平、中興等四個部落為「關係部落」;年底諮商同意投票,除太平部落外,皆議決同意,超過半數關係部落同意而通過參考

在法規上,除抽蓄水電外,水力發電都被定義為「再生能源」,但世豐非利用既有圳路、規模也大於20MW,因此不是「再生能源發電設備」,不適用「躉購費率」。

話題
移工

移工永久居留

2022/2/17,行政院宣佈在台移工滿足「在台工作滿六年」及「薪資門檻」兩項條件後,可經雇主申請,轉為「中階技術人力」,之後接續工作滿5年,可申請永久居留的政策,最快在4月底實施。目前,這個「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的規劃,是用《就業服務法》46條第1項第11款,授權勞動部專案核定的方式,相關行政命令還待修正

對勞動部來說,移工取得長期居留後,就可以自由轉換雇主,因此這是對移工團體訴求的具體回應,但問題是,目前規劃的政策,是否能真的達成這個目的?要成為「中階技術人力」,除了需要由雇主發動外,就算成功轉「中階」,中間若移轉雇主、薪資不到薪資門檻,如何處理?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此外,移工團體認為,這個政策可能只對所聘移工工作年限(12到14年)即將到期的雇主有誘因,等於移工要取得永久居留,總共需要12到14,再加5年,有相當的困難,認為不應只在產業需求面考量,也需要考慮改善勞動條件與不平等環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