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日本核爆80年後……

 

文:王子豪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小男孩」,8月9日在長崎投下原子彈「胖子」。80年前的今天,8月15日,日本天皇透過廣播向民播放《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成為二戰結束的象徵。

小男孩與胖子,這兩顆人類戰爭史上唯二在戰爭中使用的原子彈,與日本二戰投降的關聯,在史學研究上仍有爭議。

在當年,核子武器獨有的輻射傷害與放射性污染……等特性,還沒有被清楚的認識到。對日本來說,這兩顆原子彈,也就是「威力很大的炸彈」;而在二戰尾聲的日本,已頻繁的遭受盟軍的轟炸,如果認識到的只是一、兩顆「威力很大的炸彈」,對遠在東京的天皇與大本營(總司令部),有造成威嚇嗎?

有不少的研究認為,蘇聯單方面撕毀《日蘇中立條約》、對日宣戰,才是迫使日本二戰無條件投降的主因。日本原本與蘇聯簽有中立條約,對本島的防守著重在防禦美國從南方上來的攻勢,並有大量陸軍在中國;但蘇聯在8月9對日宣戰,並迅速的進軍滿洲,日軍與滿洲軍潰不成軍,使日本陷入兩面夾殺、失去僵持談判的希望。

但無論如何,在小男孩與胖子後,人類就此進入了核武的世代。目前全世界有9個擁有核武的國家,全球核彈頭數量,估計約有1萬2千顆左右。

與美蘇冷戰時期,全球核彈頭總數一度超過7萬顆相比,現在的數量已經減少了(雖然近年隨著全球局勢緊張,中國印度等後進國崛起,數量可能又要反轉增加了);不過1萬2千顆,要毀滅全世界,也夠多了。

小男孩與胖子的爆炸威力,分別為15千噸、20千噸TNT當量,這是那個時代,全世界威力最大的炸彈。而當代的核彈頭,百萬噸TNT當量級別的比比皆是;又或是MIRV多彈頭載具,一顆飛彈上裝載十幾顆核彈頭,在目標區域上空仙女散花,而每顆核彈頭,都是當年小男孩、胖子的數十、甚至百倍的爆炸威力。當年的世界之最,現在只是小兒科。

80年前的廣島、長崎原爆,帶來莫大的苦難與悲劇。有很多人,銘記著過去的傷痛與恐懼,希望人類能朝往和平前進。遺憾的是,應該是由人所組成的國家,卻一個一個變成失控的怪獸,熱衷於加劇人類恐懼,讓我們活在一天比一天更危險的世界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