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核武時代

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小男孩」與「胖子」,是人類至今在戰爭中,唯二使用過的核彈。目前全球,有12,000多顆核彈頭,持有在9個國家手上。每當國際局勢一動盪,人類就擔心著核戰的爆發;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核武的威脅有增無減。

話題

全球核武現況

目前全球公認,有9個國家擁有核武,全球核彈頭總數約為1萬2千多顆

俄羅斯與美國的核彈頭,佔了全球近9成。依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2025年1月的資料,俄羅斯約有5,459顆,美國有5,177顆。

9個國家中,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是《核不擴散條約(NPT)》中「合法」擁有核武的國家。印度、巴基斯坦、北韓是公開承認有核武的國家。以色列對其核武「不承認、也不否認」,但國際公認其有核武。

對美、俄來說,其核彈頭數量已經「夠多」。其專注的,會是核彈頭與載具的更新。中國、北韓等,則有增加核彈的動機與跡象。

進一步:
那些國家有過核武?

財務及募款

項目金額人次
餘絀3,708 
存款餘額495,154 
定額捐款135,518278人次
單筆捐款36,91024人次
帶路博弈基金217,840 
話題

不再一樣的核武威脅

1945年二戰尾聲,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打開潘朵拉之盒後,人類就再也逃脫不了核武的陰霾。不過,和半個世紀前相比,當代人類面臨的核武威脅,也已經出現變化。

對於美國、俄羅斯,核彈頭數量早已足夠毀滅對手(以及世界)。對這樣的國家來說,已經沒有「增加」核彈頭的需求,核武科技的重點,在核彈頭、載具、導引技術的更新上。

比起「更大」的毀滅力,反而更需要「更精準」的能力;「更精準」可能代表著「更小」;「更小」而更可能「被使用」;「被使用」後,就代表著全球核戰世代的到來……

更多:在這則影音中,我們更詳細的說明了「滑坡」可能如何發生。而在美國的NIF核融合、以及三大雲端系統商的SMR計畫中,我們也隱約看到為核武服務的憂慮。

話題

2023年的廣島之夏

在焦點事件出國採訪的「帶路博弈」計畫中,2023年,我們隨著G7峰會,造訪了日本廣島,這個世界上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二在戰爭中,遭受核彈毀滅的土地。

在當代的大國博弈下,我們關注的,是以國家之名,對土地上的人,在歷史上、在當下、及在未來可能造成的迫害。

〈廣島之夏〉含「序文」與「尾聲」,有前後連慣的8篇文章,這裡是起點

而關於2023年,在俄烏戰爭下的廣島G7峰會,我們也有系列的文章

話題

「反核武」的兩個條約

國際上,有兩個「反核武」的條約。

一個,很現實,有190多個締約國,叫作《核不擴散條約》(NPT)。NPT允許1970年以前就有核武的美、蘇(俄)、中、英、法,5國是「合法」的核武國,以禁止其它國家有核武、並希望5國減少核武。

另一個,很理想,叫《禁止核武條約》(TPNW),主張讓核武「非法化」、禁止任何國家擁有核武,但不到70個國家締約。

現實的那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來避免核戰爭),都備受批評。而理想的那個,在既得利益的強國、以及其影響力下,目前也難成氣候。

詳見:
《核不擴散條約》(NPT)和《禁止核武條約》(TPNW)
推薦:
廣島之夏》(五)面對瘋狂,樂觀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