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核電延役
核三廠

2025年,《核管法》修法及「核三重啟」公投後,台灣可能將走向「核電重啟」之路。

核管法修法

核三廠2號機在2025/5/17除役,台灣步入無核時代,在野的國民黨與民眾黨,持續批判非核政策,執政的民進黨也表現出對反核鬆動的態度。2025/5/13,由在野黨提出的《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6條修法草案三讀通過,使得運轉執照過期後的核電機組,也可以提出重起申請。

核電延役修法
修正核管法,以解決延役最少需於核電廠執照到期前五年前提出的問題,詳情看這裡
修法完成之後
核管法修法完成,核電延役與否,交由執政的民進黨決定,相關程序與政治議題 看這裡
核電廠狀態
台灣既有的四座核電廠有沒有可能延役或重啟?在技術上,有哪些障礙?看這裡
美國核電延役
在安全、環境、參與三面向上,美國的核電如何延役,要花多少時間?可作為參考看這裡

核三重啟公投

2025/5/20,立法院三讀通過由民眾黨團提出的「核三重啟公投」,8/23投票,結果434萬張同意票雖然遠超過不同意票,但由於未超過25%、500萬票的同意門檻而未通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反對重啟僅151萬不同意票,與2018年「以核養綠」、2021年「核四商轉」不同意票皆超過4百萬,差距甚大,而在同時舉行罷免國民黨立委投票的七個區裡,「反對重啟」在得票率上,也都不及「贊成罷免」,民意對核電態度,已見翻轉。

民進黨反核態度已鬆動,除提出「核能安全」、「核廢料有解」跟「民意支持」核電政策三原則外,公投後,總統賴清德再度宣示「不會排除先進核能」,並要求台電對舊核電機組進行「自主安檢」,其內容與核電延役審查項目高度重疊,也為核三,乃至核二、核一的重啟埋下伏筆。

核三歷史事件
2025/5/17核三廠2號機運轉執照到期,進入除役狀態,在其40年歷史裡,發生過的事件  看這裡
重啟核三公投
由民眾黨黨團提出的重啟核三公投的進度,以及可能的效力 看這裡
公投結果
同意重啟434萬票,未過投票權人25%,約500萬票的門檻不通過 詳情見公投大事記
舊核電廠安檢
民進黨拋出舊核電廠安檢,其項目與延役重疊,也為重啟鋪路 報導看這裡
罷免vs.公投
罷免慘敗,但公投更慘。支持罷免也支持重啟,綠營支持者對反核出現鬆動數據看這裡
事件頁
核電復興

核電復興

台灣核電延役,乃至引進新的核能技術,是在全球「核電復興」這個大前提下展開的,不過,究竟有沒有「核電復興」的這個趨勢,卻因為立場的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判斷。

「核電復興?」這個事件頁,從實際的數據,以及世界各國對於核電發展的各種說法、資金投入,以及「新技術」的開發各各面向,來探討這個問題,希望得到一些「不簡單」,但是「更準確」的答案。

財務及募款

項目金額人次
餘絀3,708 
存款餘額495,154 
定額捐款135,518278人次
單筆捐款36,91024人次
帶路博弈基金217,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