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協和/四接》環評回放.螢幕裡的環評會議

2025開年,繼「三接」後,最具爭議性的協和電廠/四接環評又將登場,台電希望能在農曆年通過,環團能否扛住「北東電網」缺電的重壓,持續擋住這個開發案?我們在此做系列的回顧。

文:孫窮理

時間倒回2023年7月7號,環保署第五次專案小組會議,環團和立委不斷透過程序發言,拖延會議進行近3個小時,4點40分,會議主席、環評委員簡連貴宣佈休息,5點過後,更換會議室繼續開會的畫面,忽然出現在螢幕上,環團錯愕之餘,轉到環保署大門口抗議。

這荒謬的一幕,傳播出去之後,在網路上炸了鍋,簡連貴不得不在晚間6點30分左右,宣佈散會,擇期再審,就這樣,一年半過去,環保署已經升格為環境部,第14屆環委卸任,「環境部」第一屆環委上任。

2023/7/7的專案小組會議,其實已經是同年5月25號會議的延續會議,這次會議,因為環團衝入會場,與警方推擠而延期;5月到7月中間,發生兩件事情。

一是,市府主管的基隆「水產動植物保育區」,與四接計畫範圍大致重疊;國民黨謝國樑市府廢止了民進黨的林右昌市府在審保育區時,給四接計畫的「原則同意」函。

另一件事,則是如同2021/5/4「學者挺三接」報導翻版,律師詹順貴,與學者莊秉潔…等人,於2023/6/29,以「北東電網」有供電瓶頸,需要區內電源為由,出面支持「協和/四接」計畫,並批評反對者的杯葛,為「無限上綱」報導

多年以來,我們一直指出,民進黨的「能源轉型」政策,是「以發展再生能源為名,實際上以天然氣取代核、煤」,在可見的未來,同樣作為化石能源的天然氣,都將是台灣電力最主要的能源來源。

三、四接以降,所謂環團的「分裂」,實際上也就是擁護這個政策的觀點,說得更直白一點,是「漂綠的開發主義」,與在地生態、環境觀點的衝突;而「環團分裂」的衝擊是,過去經營整體環境論述的團體、學者,紛紛倒向「開發主義」後,不願意接受擁核論述的在地力量,也尚未能形成有效的整體能源論述,與之對抗。

我們看2016年,二次政黨輪替後,與能源有關的環境議題,大致上的結構就是如此,而「協和/四接」與「三接」爭議,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