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事件記者王子豪、孫窮理
2018年10月3號,環評大會審查「三接」,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缺席,署長李應元任主席,與環委溝通。(攝影:梁家瑋)
7月31號,環保署公布第13屆環評委員名單,僅有一人續任,「換血」幅度,史上第二;而幅度最大的一次,是在2005年,第5到第6屆,沒有人續任;兩次都發生在民進黨執政期間。
2005,環運入環評 民進黨拋出橄欖枝
2005年6月,環保運動出身的張國龍任環保署長,7月環委換屆,將同為環運背景的詹順貴、李根政、文魯彬、徐光蓉、鄭先祐…等人延攬入環評會,這是歷史上,環保署與環運在環評上最大的一次合作,在此之前,民進黨與環團的關係,並不和諧。
2001年2月,核四復建,3月,郝龍斌取代也有環運背景的林俊義,出任環保署長,同年8月,陳水扁針對桃園廣輝電子環評說出重話,表示「這塊石頭要搬開」、「叫我跪下來都可以」(參考)、經發會中,多數決要求移除環評否決權、改為諮詢性質(參考),接著郝龍斌的「一縣市一焚化」政策,引起了全國反焚化爐運動的烽火…
2005年,環工系統出身的張祖恩下,張國龍上,大有民進黨與這些「昔日社運夥伴」拋出橄欖枝的味道;環運出身環委的加入,使得第5屆環委中,雖然還有7名註釋僅任一屆、尚有續任資格的學者,沒有續任。不過,這樣的布局,換來的不是和平,反而是日後的決裂。
李錦地、王穎、黃增泉、郭宏亮、詹長權、溫清光、馮正民。
2006年1月,蘇貞昌任行政院院長、蔡英文任副院長;在張國龍續任署長的環保署,布下一顆重要的棋子,那就是「蘇系」色彩強烈,曾任蘇主政的台北縣長環保局長張子敬,出任副署長。
2006,蘇內閣 直觸環運人士底線
這一年的2月,蔡英文主持行政院財經小組會議,點名中科三期后里基地、台塑大煉鋼廠(台鋼)等開發案,有「6,000億投資卡在環評」(參考)。2月27日,發生蔡英文致電給環委文魯彬,說「案子很重要、要委員多幫忙」(參考、參考),關說事件成為「社運夥伴」與民進黨政府間關係間的第一道裂痕,到了7月1號,中科三期環評以10比8通過,環委鄭先祐當場請辭,開下決裂的第一槍(參考)。
這時民進黨政府遇到的問題,是陳水扁弊案開始連環爆,原本就是開發導向的思維,碰上政治危機,想要在「拼經濟」的成績下挽回,在遍地紅潮的「百萬人民倒扁」運動下,2006年10月,蘇貞昌宣布啟動「大投資、大溫暖」計畫,其中重點有環評中的台鋼、國光石化等高污染重大開發案。
在危機下,蘇蔡內閣開始逼向已經被安置在環評體制內,「社運夥伴」的底線了。
2007年3月19日,第6屆環委在第4次專案小組審查時,建議台鋼進入「二階環評」註釋;3月底行政院財經會議,蔡英文再撂狠話「不能忍受企業界申請環評,時程的不確定性竟這麼高」(參考),行政院(參考)高分貝「指導」,要求簡化程序、限縮審議範疇、快速通過環評。更進一步宣稱雲林離島工業區早在1995年已通過二階環評,因此台鋼、國光石化可免環評,本次送審僅是「以昭公信」。
台灣環評制度有二個階段,一般口頭上的「環評」是一個型式上、書面審查為主的程序。環評結論除了「通過」或「退回」以外,也有可能決議進入「二階環評」。二階環評將需要有實際調查等實質審查,不通過或附帶更多條件的機會相對增加,也需要耗費更多時日。
4月初,雲林民代點名5位環委「有預設立場(反對台鋼與國光石化)」應迴避這些環評的審查,4月底被點名的環委則發表新聞稿,表示願意理解經建部門決策背景,納入參考,但不能犧牲審查品質、損及環評職責(參考);5月陳水扁表示「環保不能從經濟發展中抽離」,府院高層屢屢直接對環評放話,衝突已一觸即發。
2007,從決裂到熱戰
在這樣的氣氛下,2007年5月20號,蘇內閣總辭,張俊雄接行政院長,張國龍離開了環保署。不過,有一個人留了下來,那就是張子敬,新署長陳重信曾在美國食藥局、環保局任職,卻幾乎沒有國內學界、官僚及環運的關係,張子敬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
張國龍走後,第6屆環委任期剩下不到兩個月,陳重信對台鋼案以拖待變,不再排審,讓專案小組進入二階環評的結論,無法進到環評大會決議,詹順貴憤而在6月辭去環委;7月19日,第6屆環委任期內最後一次大會,詹順貴與徐光蓉在環保署門前靜坐、文魯彬撕去《環評法》與《環境基本法》,民進黨與「社運夥伴」的關係,完全破裂(參考、參考)。
8月環委換屆,鄭先祐、詹順貴已辭,李根政、文魯彬、徐光蓉,以及與環團同步的周晉澄等人,不意外的不在續任名單上;體制內的石頭搬開,陳重信對體制外的雜音更加不假辭色,不僅將環團驅出環評會的旁聽席,也對記者動手。
8月10號,第7屆環委上任後第一場環評大會,環保署一改過去開放記者全程在場旁聽的方式,要求離席;最後雖然同意環團與記者另闢會議室、開直播旁聽,但在決議階段將消音。自由時報記者周富美不願離開,被環保署暴力驅趕,並事後發函,指稱他妨礙公務,周富美被自由時報轉調內勤,最後憤而離職(參考、參考)。
10月1日環評大會,決議台鋼案退回專案小組,等同推翻第6屆委員進入二階的審查結論;在爭議下,張子敬站上第一線,對環團撂下狠話,「不配合的話,下次只好在門口擋駕了」。而張子敬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事件,是隨後在2008的3月3號,在他擔任主席下,強勢主導,沒有表決,就將爭議極高的「蘇花高」環評,在專案小組會議強行通過(報導、環團的批判)。
最後,雖然陳重信還是踩了剎車,在民進黨幾乎沒有任何勝算的總統大選(3/22)前,3月15號環評大會,凍結蘇花高、讓國光石化進入二階環評。在政黨輪替後,蘇花高終在化身「蘇花改」後,於2010年通過,台鋼在台塑與馬政府協議「棄台鋼、保六輕五期」下出走,而國光石化、中科三、四期,則在國民黨時代,沈世宏主政的環保署內外熱戰。
2018,歷史重演
12年過去了,第12到第13屆環委換屆,又再發生「大換血」的情形,這一次和上一次,給人強烈的既視感,可能是事情還是繞著詹順貴、蔡英文、蘇貞昌、張子敬,這幾個名字轉阿轉的。
2016年5月,蔡英文就職,行政院長林全找李應元任環保署署長,詹順貴任副署長,他寫下「艱難的決定」一文,解釋為何進入體制,並以「修改環評制度」為最主要目標,2017年7月,在環保署李、詹體制下,吳義林、鄭明修、王价巨、劉小如、李克聰、王文誠等6名新任環委,以及曾擔任過5屆環委的文史專業學者劉益昌也重新歸隊,這7個人,雖非環運人士,但除後來唯一留任的吳義林外,皆非環工專業背景。
林全內閣剛過一年,2017年9月,賴清德上台,「詹版」《環評法》草案連環保署的門都沒送出去,2018年初,深澳電廠環評,詹順貴投下關鍵一票,決定通過,引發軒然大波。
風波未息,2018年底,「三接」再掀起更大的爭議:即便專案小組已作出「退回」的建議送進大會註釋,行政院強烈表達一定要通過,鄭明修等環委兩度以退席、缺席抵制,造成流會。10月5日,賴清德丟出「深澳換三接」;10月8日環評大會再審,詹順貴發表辭職聲明,繼2007年6月那次辭環委11年4個月之後,再次以這種方式,離開了環保署。最後「三接」在8名註釋環委沒有出席下通過。
「環評」的流程,一般會由部分環評委員組成「專案小組」或稱「初審會」先進行討論、審查,專案小組審查後作出「建議」送進「環評大會」,在大會中由所有委員作出最後的決議。由於專案小組已經審查過了,通常大會會尊重小組的建議、或作出部分修正。推翻小組建議並不常見。
鄭明修、王价巨、劉希平、李克聰、王文誠、李公哲、劉益昌、劉小如。
11月下旬,民進黨選舉大敗,12月李應元請辭,2019年1月14號,賴清德也辭了,蘇貞昌回鍋擔任行政院長,而自從2006年1月,上一次蘇內閣,被安置在副署長位置的張子敬還在,13年的漫長等待,竟意外地等到了蘇貞昌回來,張子敬成為環保署自1987年,成立32年以來,第一個由副署長升任的署長,而他13年副署長的經歷,也創下環保署的歷史。
至此,蘇貞昌、蔡英文、張子敬,這個2006年的局面重現,蘇貞昌還是院長,副院長蔡英文已居總統高位,而張子敬則在環保署獨當一面,而詹順貴,都以辭職離開收場。
張子敬要給我們什麼?
在環保署當了13年副署長,終於扶正的張子敬。(攝影:王子豪)
張子敬上任,部分環委有了深澳、三接、大量的天然氣電廠、台積電3奈米廠…等案件審查經驗下,對開發單位慣常的提案、報告、回應方式,存在很大的不滿,雖然衝突沒有白熱化,各種拉扯,導致案件經常一審再審,進入第4次專案小組的「特例」一再發生註釋。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專案小組初審會議作業要點》第10條,專案小組審查以3次為原則,特殊情形才會進行第3次審查。
3月的「福海風電」案,是張子敬上任後,一個重要的指標。在環保署詮釋下,福海風電是因為環評會以「與環保無關」的理由決議不應開發,才遭到行政院撤銷的,張子敬把這個案例搬到環評大會的「二林精機案」上,認為環委討論計畫目的、土地炒作問題等,有不屬於環評審查範圍的疑慮,硬是讓案子敗部復活。
這種限縮環評範圍,要求回歸「環境」與「個案」的傾向,在之後的4個月裡,不只在環委對開發單位的要求受到限制,在審查階段的討論或詢問也常被阻止,限制在「環境」的範圍內。
在個案審查之外,張子敬表態確定不修《環評法》,本來已連行政院都送不進去的詹版草案,胎死腹中,取而代之的,是「三點精進措施」,張子敬強調「行政部門的分工」、「強化環委充分討論」以及「落實旁聽發言秩序」,大方向是這樣,但落實下來會如何?從張子敬走過留下的痕跡來看,都有些蛛絲馬跡。
所謂部門的分工,會不會像福海風電案所強調的,環評只審環保,別的事情,像是能源政策、土地炒作、產業發展、文化資產、原住民族…這些由主責部會管就好?而所謂強化討論,是不是如張子敬在2008蘇花高環評那樣,迴避讓環保署難堪的表決,直接決定?至於「落實旁聽發言秩序」就很白話了,未來,是不是像當年張子敬和陳重信共同導演的,在環評會驅趕環團與媒體的事件,又要重演?
新名單裡,14名民間環委,環工專業背景出身的從原來的4人註釋,增加到了6人註釋。這可能跟環評聚焦「環境議題」有些關係,至於環委「不聽話」才不續任的質疑,是不是表示新的環委「聽話」?這我們不知道,可能得日後,從一個個案例裡觀察。
合作與分裂的循環
在眼前的政治情勢下,國、民兩黨在「非核」的立場上清楚表態,不過,在「非核」背後,能源轉型的問題,卻非如此簡單,過快、過大的天然氣、再生能源設備的開發、減煤的期程…等,所帶來的環境衝擊,在充滿不確定性的能源政策下,勢必成為民進黨政府下一任(如果有的話)的重大挑戰,更何況,只要「大開發」的思惟不改變,「綠色執政」與環境正義之間的關係,便永遠充滿著危機。
兩次環委的「大換血」,都發生在民進黨執政的時期,並非偶然,而是這個政黨在環境議題上矛盾的體現:一方面希望藉著它環運脈絡的親近性,收編環運力量為己所用、片段收割訴求,為其政策擦脂抹粉;另一方面,缺乏真正的環境關懷與對應政策,而難以守住環團人士堅持的底線,終至合作破局,在民進黨第二次執政的第一個總統任期,又走完了一個循環。
至於如何走出這種循環的宿命,恐怕還是台灣環境運動在政治上所要深思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