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核電廠目前(2023年9月)約有57GW註釋,排名全球第3多,次於美國的約95GW、法國約61GW之後。中國目前興建中、準備興建的,還有28座、約32GW的反應爐註釋,預期將很快超過法國核電、直逼美國核電量體。
本文中,對於實驗或示範性質的反應爐,北京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的實驗快堆、北京清華大學的高溫氣冷實驗堆、甘肅武威釷基熔鹽堆等試驗反應爐不列入。
但被列入《2022年中國核電年鑑》中的,包括已商轉的山東石島灣高溫氣冷221MW、興建中的海南昌江玲瓏一號125MW、福建霞浦2座示範快堆共1,364MW,有供電性質,列入計算。
因為中國核電快速發展變動,使得未來的估計有許多變數,資料蒐集上,也會受到許多空聞樓梯響的宣傳干擾。
本文計算的「28座、約32GW」,主要的判準,除了已在「興建中」以外,還包括獲得「施工許可」、以及中國中央政府「核定」的新聞資訊。
中國的核電在近20年快速發展註釋,對全球核電的發展,有幾個層次的影響。首先,是中國本身的核電大幅增加;其次,中國已開始外銷核電建設項目,將催生其它國家的核電發展;最後,一個潛在的影響是,中國開始輸出核電後,可能引起這幾年停滯的歐美核電工業的競爭意識,加溫各國核工出國的市場爭奪戰。
本文主要是使用反應爐「併網」的時間,進行描述。
在政策面上,應追溯到更早的《十一五》、《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年)》等。政策到併網之間,會有不小的時間落差。
中國第一座核電反應爐,是位於浙江的秦山核電廠,一期1號機於1991年併網,型號CNP-300,是基於中國研發核動力潛艇的反應爐技術的民用化。同時,中國也引進了法國的M310(大亞灣1、2號機,嶺澳1、2號機)、俄羅斯的VVER1000(田灣1、2號機)、以及加拿大的重水爐技術CANDU(秦山三期1、2號機)。
在2010年後,中國核電數量開始大幅成長。2012年底,中國併網核電容量約13.7GW,2022年底,中國併網核電容量約55.8GW,十年成長了超過4倍。這個現象,與中國吸收消化外國核電技術後,想建立中國主自核電技術有關。
2010年,第一部使用CPR1000的嶺澳3號機併網。CPR1000是中廣核公司在M310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中國自主品牌反應爐,也是中國計劃性的引進、消化外國技術,提高自主力,並提升設備自產率的產物(參考)。在2010~2017的8年間,中國總共有27座反應爐、共27.8GW的反應爐併網,其中有22座、約24GW是CPR1000註釋。不過法商Areva保有部分智慧財產權,限制了中國外銷CPR1000的可能(參考、參考)。
嶺澳3、4號,寧德1~4號,紅沿河1~4號,陽江1~4號,福清1~4號,方家山1、2號,防城港1、2號。
近年,中國已獲得核電技術更高的主自技術能力。目前最大力推動的,是中國兩大核工業,中核和中廣核註釋的聯合設計「華龍一號」(HPR1000);此外還有國電投基於西屋AP1000研發出來的CAP1000與CAP1400(國和一號)。
中國現在透過三大核電企業推動核電,包括中核(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廣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和國電投(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20年,第一座使用「華龍一號」的福清電廠5號機併網。目前已商轉的華龍一號,還包括2022年併網的福清6號機、防城港3號機;興建中、或明確籌設中的,還有13座註釋,成為中國下一波大量興建核電的主力。同時,中國也積極的展開核電外銷(參考),巴基斯坦使用華龍一號的喀拉蚩核電站K-2、K-3機組已商轉(參考)。
福清5、6號,防城港3、4號,漳州1、2號,太平嶺1、2號,三澳1、2號,昌江3、4號,陸豐5、6號,寧德5、6號。
2011年福島核災後,許多國家的核電政策都放緩、甚至暫停。但當中國開始積極外銷核電建設,便開始與過去外銷核電建設的公司成為競爭者,勢必激起過往核電輸出巨頭的危機意識,可能開起激烈的國際市場爭奪戰(參考、參考、參考)。在今年4月、G7峰會前,英、美、加、日、法5國,宣布將結成聯盟,加強核能部門的發展(參考)。
參考資料:
IAEA-PRIS
原能會-海峽兩岸交流專區
工程與技術-中國核電現狀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