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時間軸
內容摘要
5/23,拜登於日本宣佈啟動「印太經濟框架(IPEF)可視為美國在退出 TPP 後,希望在印太區域一體化戰略上,把經濟或自由貿易這一塊拼圖補上的動作,請看這段影片的介紹,或者這個條目。
這兩年,「加入 CPTPP」彷彿成全民共識,在此目的下,萊豬、核食等食安全問題,好像都是次要的,可作為供奉給美日等大神的「供品」。而「台灣不能自外於國際社會」更是「加入 CPTPP」背後的最大焦慮,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例子,可以看到,國際社會是大國意圖建立自己主導的「一體化」拉扯的凶險場域。
CPTPP 的歷史,也是「一體化糾纏」的歷史,美國在加入由新、汶、紐和智利的 TPSEP 後,取得主導權,2010年,日、越、馬、澳、加、墨、秘等各國加入,改名 TPP(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2011年,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重回亞洲/亞太再平衡」區域一體化戰略,TPP 於是成為它在經濟或自由貿易的一塊。
2015年,日相安倍晉三提出「週邊事態」修法,自衛隊在國會授權下可被派到紛爭地,後方支援多國籍軍隊,若與日本「有密切關係」的它國,遭受武力攻擊,就算攻擊,沒有發生在日本本土,也可以動武。這使日本大大改變戰後和平憲法架構、更加深入的鑲嵌到美國一體化戰略的前緣。
2017年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隨即宣布退出 TPP,對川普來說,不只是 TPP,包括 WTO、NAFTA(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自由貿易協定造成產業鏈外移,尋找廉價的勞動力,造成美國工人的失業,此外,在這些自由貿易協定架構下,其他的國家「不講武德」,用這個匯率操縱,或其他川普認為不公正的方法,跟美國競爭,自貿協定造成美國工人的傷害,也造成美國資本的傷害。
而在區域戰略上,川普用「印太戰略」取代歐巴馬的「亞太再平衡」,在亞太這個區域之外加上了印度,川普打算把印度拉起來,讓印度也可以崛起,形成對中國的牽制,造成對「一帶一路」的包圍圈。如此,在從日本畫一條弧線到印度,在中國的東南形成一條包圍圈。
美國退出 TPP 後,剩餘的11個國家繼續 TPP 談判,2018年12月30號,讓CPTPP,這個沒有美國的 TPP 生效,2021年,一些國家表達加入的興趣、提出申請,像是跟亞太地區好像沒什麼關係的英國、讓人非常感到意外的中國,之外就是韓國、台灣跟菲律賓。
川普下台後,2021年9月,美國總統拜登跟澳、英簽署 AUKUS ,軍事上的「澳英美聯盟」,具體動作為協助澳洲建造核子動力潛艇,使澳洲成為全球第七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前六個為中美英法俄,這聯合國「五常」,以及自行發展核潛艇的印度)。
此後,2022年2月,拜登把印太戰略重新撿了起來,形成從日本畫一條弧線到澳洲,成為「日本-印度」弧線之外的第二條包圍圈。
拜登重回 TPP 的可能性很低,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來自左邊的桑德斯,跟來自右邊的川普,對於 TPP 都表達了強烈的反對態度,逼使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也表態反對;美國現在已經退出,拜登也不會再回頭去捅馬蜂窩,在美國的區域一體化的戰略下,自由貿易協定,已經跟整個戰略脫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