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豪
台積電高雄設廠迅速成案、成為市府重要政績。「要讓台積電來」似乎無異議,但從後勁的發展想像、產業走向、薪資房物價影響…等,仍有更多元的想法。
1987年起的「後勁反五輕」,為台灣解嚴前後的重要在地環境抗爭,1990年9月,時任行政院長的郝柏村,帥鎮暴部隊進駐,與居民定下「二十五年之盟」,同意五輕在2016/1/1,運轉25年後關廠。
到2015/12/31,承受25年污染後,居民終於等到五輕準時關廠,如今這塊土地,未如關廠前,環團與居民所期待地,成為「生態公園」,卻迎來了台積電的設廠(圖:1987中油煉油總廠西門,孫窮理翻攝自後勁反五輕歷史影像展)。
2016/1/1〈2016,早安後勁,沒有五輕的後勁…〉
過去中油五輕這塊地是管制區,需整治後才能再開發使用。中油原本規劃用17年,花100多億整治;2021年5月,市府和中油簽行政契約接手,打算2023年完成整治、交地;預算也爆增到268.63億,可能由中油買單,一些居民擔心,整治動作太快,造成二次污染。
中油勞宅自救會會長徐嘉志說,整治的廢水,沒有專管送進廠區內的處理廠,而是排放到大排。環保局回應,這是因為廠區內處理量能不足,大排進後勁溪的閘口是關閉的,廢水之後會再抽到處理廠處理,沒有污染。
徐嘉志不能接受這個說法,「廢水在露天的排水溝裡,揮發物、臭味不會飄散出來嗎?有沒有滲進土壤的疑慮?」。
後勁反五輕的要角,前高市議員黃石龍相對樂觀,他認為,中油沒有規劃,只會以拖待變,整治進度大幅落後、沒有成效,再二十年都做不完。中油無心,市府接手才有整治完的一天,地方發展也才不會一直停滯。
市議員任內,黃石龍多次揪出中油污染,楠梓後勁一帶,有眾多工業區圍繞,在他的經驗裡,中油最糟的不只高污染,而是隱匿訊息、罵了又不改,所以即使這塊地未來仍作為工業使用,也絕對比中油好太多;「何況來的是台積電,污染防治一定是會做到最高的水準」。
五輕關廠前,地球公民基金會曾提出「生態公園」想像,希望連結社區,透過自然生態整治污染、回復綠地,地公副執行長王敏玲坦言,這是與地方的溝通倡議,並沒有緊迫盯著推動,一方面,正常的污染整治需要十幾二十年,並沒有急迫性;另外,也應留下空間,給未來的在地人討論。
但台積電突然殺出,討論變了調,過去談生態公園,對象是人人喊打的石化業,而現在,不小心就會被扣上阻礙發展的帽子,在這樣的氛圍下,退縮成呼籲台積電多留下一點綠地。
台積電被營造出絕對正向的存在,但對地方,好處是什麼?
一種想像,是推動產業轉型,新設社會形象相對進步產業,減少鋼鐵、石化等傳統印象不佳的高污染產業,王敏玲直言,現在只看到新增的,並沒有看到重工業減少;而新設的7奈米和28奈米廠,也不是所謂「先進製程」,高雄恐怕仍舊維持為一個工業重鎮。
一名在地里長的心情是「喜憂參半」,人人看好台積電,房價上漲可預期,但沒有買賣的人,房價漲跌其實沒影響,倒是擔心民生消費是不是會跟著上漲,「只能等著看了吧」。
在傳統重工業工作的青年也有相同的擔憂,他說,過去「高薪指標」是中鋼、中油等泛國營事業,近期求職者的人數、學歷,和過去已經出現差距,台積電對就業市場的影響已經發生,但他也擔心,會不會像新竹,房價、物價上漲,薪資沒有跟上,造成貧富差距擴大。
另一名青年說,高雄原本就有半導體產業,但南部和中北部薪資水平還是差很多,所以相關產業年輕人才被迫北漂;他懷疑台積電設廠,能否真的改變。
- 2022/6/1 台積電高雄設廠》不容異音的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