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豪
基隆協和電廠規劃「四接」,對生態造成衝擊,外木山區域珊瑚礁生態有何特殊性?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指出,台灣北海岸有較少見的「非礁型珊瑚群聚」,以這一帶的物種最豐富、生成情況最好;面對全球暖化,這些環境平均溫度較低的海域,有可能是未來珊瑚能否遷移、生存的關鍵。
台灣的三種珊瑚類型。橘色區域為「熱帶/亞熱帶珊瑚礁」;綠色區域為「非礁型珊瑚群聚」;粉紅色區域為「藻礁」。來源:Coral Reefs of Eastern Asia under Anthropogenic Impacts, 2023
陳昭倫說,台灣的珊瑚,可分成「熱帶/亞熱帶珊瑚礁」、「亞熱帶非礁型珊瑚群聚」、「藻礁」三種,一般大眾較熟悉的「珊瑚礁」,是「珊瑚礁生態系」的特徵。
「非礁型珊瑚群聚」比較少見,分布在北海岸,從馬崗以北、到石門附近,以及在北半部分的澎湖,在較低的水溫、較高的營養鹽,等條件下,會讓珊瑚建礁的速度減慢、低於被侵蝕的速度,而不會出現「珊瑚礁」。在這些地方,珊瑚不會長在珊瑚礁上、而是長在石頭上。
在陳昭倫目前的調查中,非礁型珊瑚群聚以協和電廠西側、外木山一帶生長情況最好、種類數最多,也最完整,有其它非礁型珊瑚群聚看不到的物種,是東亞非礁型珊瑚群聚的代表性區域。他也觀察到至少兩種疑似新物種的珊瑚,但新物種的確認很花時間,短期內不會有明確的結果。
陳昭倫說,在日本四國、九州,也有東亞非礁型珊瑚群聚,但物種數量遠遠比不上台灣。有趣的是,一些台灣非礁型珊瑚群聚的物種,並沒有出現在日本相同緯度的琉球,反而在緯度更高的四國、九州被發現到,他認為,這是一個演化地理學上很值得研究的題目。
陳昭倫說,非礁型珊瑚群聚平均溫度較低的環境特徵,在未來遇到暖化的時候,可能扮演珊瑚能否遷移、存活的角色;珊瑚遇到環境溫度升高,有四種可能命運:適應、調適、死亡、遷移。「適應」(Adaptation)在生物學上,指的是涉及到遺傳的改變。
不過以珊瑚過去的演化程度來看註釋 ,珊瑚的適應速度應該很慢,可能很難應對環境的快速劇烈變化。「調適」(Acclimatization)是指生物以其既有生理機制、共成長等去因應環境變化,就好比人類加衣服、脫外套;但調適的程度能力有限,如果溫度變化超過珊瑚調適範圍,珊瑚就會「死亡」。
陳昭倫表示,珊瑚是非常古老的生物,和恐龍一樣久,而且珊瑚現在的樣子,和它兩億五千萬、三億年前的樣子沒有太大的改變。由此推判,珊瑚會是一種演化速度非常慢的生物,很難適應、演化出耐熱品種。
如果海洋繼續快速升溫,是否有可以讓珊瑚「遷移」的地方,可能就會是物種能否延續的關鍵。
四接開發,陳昭倫認為,一定會影響到外木山的非礁型珊瑚群聚。問題只是,影響的程度會如何?他認為,如果台灣政府對四接的開發勢在必行,接下來生態議題大概也不會是重點,只能希望能將衝擊降到最低,不要傷害到生物多樣性。
而他也特別點出,對「生態港」、「類保護區」說法的疑慮。
例如政府或一些學者,以高雄永安接收站(一接)有珊瑚、來強調人工設施有益生態;陳昭倫認為,人工的海域設施,有些透過有意的設計、有些是意料之外的結果,確實可能可以創造出「一些」條件,有利於「某些」物種的生存。
但自然條件下,有「多元」的環境條件、生存有「多樣性」的物種。「生態港」不可能營造出自然生態的多元條件,絕對無法取代自然生態的多元性,這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不能混為一談。陳昭倫強調,「生物多樣性是人類文明的基石」,如果人類失去生物多樣性,失所依附的文明也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