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律師王絃如(左)與楊品妏(右)說明桃園機場第三跑道的爭點(攝影:侯百千)
焦點事件編輯小組、特約記者侯百千報導
桃園在地聯盟、航空城反迫遷聯盟,及環境法律人協會等團體,今日(6月21日)於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立即對桃園機場第三跑道預定地啟動環境影響評估,並在啟動環評前停止徵收程序,不要再讓過去以徵收綁架環評的荒謬情形再現。
日前桃園機場淹水、跳電風波不斷,民進黨政府開始評估將中部清泉崗等機場升級的可能性(相關報導),為桃園機場擴建第三跑道的計畫增添變數;但環團批評,各地方政府在搶著擴建之前,應該先關注地方環境與徵收所帶來的實質傷害。
現場環團拿出資料,指出第三跑道未來不僅會有破壞農地與埤塘等環境問題,還必須迫遷2萬多戶的居民、徵收2000多公頃的農地;並在記者會上播放影片,指出民航局員在說明會時表示未來預定地為防範淹水需要大量填土,高度將達到11公尺,接近當地廟宇廟緣一樣的高度。居民蔡梅芬質疑,會造成如此大的損害,為何還不送環評?在環評之前就先行徵收程序,更是罔顧居民權益。
過去環團與居民要求環保署啟動環評未果,現今已進入訴訟程序。負責承辦桃園航空城環評公民訴訟案的王絃如律師表示,通過公民告知程序後,環保署仍拒絕進行相關之個案環評,因此已協助居民與相關民團提起環評的公民訴訟,目前案在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下個月將進入言詞辯論。
王絃如指出,現在環保署與居民的爭執點在於實施環評的時機點。環保署以目前計畫還在「都市計畫」與土地管制變更的階段為由,認為內政部提出的特定區計畫並不是開發行為,並非實施環評的時機;刻意對於土地徵收與開發用地的行為做出切割,遲遲不願意啟動環評。然而王絃如指出,環評具有風險評估與預防的功能,只要對於當地居民與環境有不良影響就得展開環評,若等到土地徵收後才開啟環評,損害已造成,環評僅同於為政府政策背書的工具。
而一向不認為第三跑道有必要性的反迫遷聯盟代表王寶萱則表示,在4月底的聽證會中,民間團體已提出相關資料,指出桃園機場光是解決跟松山機場空域重疊的問題、並完成既有用地上之第三航廈的興建,即可使運量達6,200萬人次,滿足現在航空城計畫的目標運量,因此呼籲交通部和桃園市政府不要為徵收而徵收,應重新檢討徵收的公益性與必要性,並立刻針對第三跑道計畫開啟環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