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社子島:一段小史

社子島元宵重要祭典「夜弄土地公」,在全新、高容積的「生態社子島」中是否能延續呢?(攝影:梁家瑋)

社子島是基隆河與淡水河交會沖積出來的沙洲島,河川沖積帶來的肥沃土壤,使其成為大台北地區重要的蔬菜供應地,但1963年的一場颱風卻改變了一切;1963年,葛樂禮颱風造成台北大淹水,社子島更是淹了三天三夜,造成224人死亡;1970年,經濟部在「台北地區防洪計畫檢討報告」中,明定社子島為「限制發展」的洪水泛濫區。

之後,社子島全面禁建,市府停止延平北路七、八、九段所有的建設許可,而這一禁就禁了40多年,造成社子島不僅缺乏公共設施,排水系統亦有問題,且到處都是違章建築,生活品質極為惡劣;至2005年,基隆河上游的員山子分洪完工,降低下游淹水機率,社子島開始有機會解禁。

2010年,台北地區防洪計畫決議社子島須達到兩百年防洪標準,提防須加高到9.65公尺、人居地墊高成8.15公尺.順應防洪計畫,台北前市長郝龍斌於2011年提出了「台北曼哈頓」計畫,預計花費700億,填土1620萬噸,耗時14年來完成開發,但該計畫在2014年環評審查時,因填土量過高、運土過程造成交通衝擊、破壞自然環境破壞等因素而未通過。

市長柯文哲上台後,表示社子島禁建多年,「是政府對不起居民」,並於2015年8月,北市府成立「社子島專案辦公室」,由市長親自督軍。針對社子島未來發展,市府提出三個提案,分別是運河交織的「運河社子島」、水圳生態公園的「生態社子島」,以及保留社子島農業與文化特色的「咱的社子島」。

2016年2月,北市府對方案進行i-Voting投票,生態社子島獲得最高支持度,但令人詬病的是,此次i-Voting投票率僅有3成5,其中5成9贊成生態社子島,換言之最終選出的「生態社子島」方案實際只獲兩成的人支持;生態社子島開發範圍約240公頃,預計填土380萬立方,而未來社子島的預期人口為32000人,是現在社子島居民的三倍。

i-Voting之後,市府積極推動生態社子島方案的各項審議程序,2016年9月底,社子島通過都市計畫審議。市府於10月記者會上表示,社子島區段徵收須等都市計畫、環評及防洪審議皆通過後才可執行,最快須2年才能開始區段徵收,而從徵收公告到土地點交,預估需11年。

標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