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子豪
民間團體「台灣氣候行動網路」今天(12/12)發表「2024總統氣候政見放大鏡」網站,以「2023年減碳目標、碳定價、2030電力結構、再生能源、產業轉型、公民參與、公正轉型」七項指標,統整3組總統候選人正式提出的氣候相關政見,並從團體立場予以評價。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期許候選人們能補上尚不足的地方,網站內容也會持續更新。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在「減碳目標」上,目前只有賴清德、沿續著國發會去年提出的「2030年減碳24±1%」,不過,行政院過去核定的「第一期溫室氣體管制目標」(以2005年為基準、2020年減量2%)並未達標(2020年實績值僅減量1.88%)註釋。在這種情況下,國發會、候選人喊出的減量目標有意義嗎?
依據前《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與修法後現行的《氣候變遷因應法》,政府應以五年為單位,提出「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
以2005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為基準,2018年核定2016~2020年的「第一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目標是減量2%。但2020年實際溫室氣體排放量,僅減量了1.88%。
行政院2021年核定,2021~2025年的「第二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目標是減量10%。
依法,政府應於明年(2024)提出2026~2030年的「第三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依據國發會去年底提出的「十二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參考),目標可能會是24%±1%。
林彥廷表示,必須先宣示目標,後面如碳定價等政策才有依據;且宣示目標後,也有公民監督、甚至公民訴訟的機會。氣候行動網路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則表示,減碳目標需要與電力結構、節能政策等一起看,才能驗證候選人是否只是喊數字。
崔愫欣表示,三組候選人提出的「2030年電力結構」,在是否使用「核電」有差,但「再生能源」的佔比差異不大,大約都是30%;但這樣的佔比低於民間團體的期待。趙家緯表示,在他先前淨零路徑的研究模擬中,若要達到2050淨零,2030年再生能源佔比應達到40%;其中再生能源的40%,主要由19%的光電、17%的風電、以及地熱組成。
在「碳定價」的議題上,民間團體對三組候選人皆有批評。林彥廷表示,民間團體認為,將在2024年開徵的碳費應該從每噸500元起跳、並逐步調漲至2030年的3,000元。目前環境部已經有意提出更低的碳費,而賴清德更特別強調了「優惠費率」政策、要再打折。侯友宜並未提出碳定價政策。柯文哲則是強調多元政策,「碳稅」、「碳費」、與民間團體不樂見的「碳交易」並行註釋。
林彥廷解釋,目前國際上的「碳定價」機制大概分為「碳稅」、「碳費」、「碳權交易」三種。
台灣氣候行動網路等團體較屬意「碳稅」,徵收對象較完整,稅收也能更有效的運用。也能接受從行政上較容易起步的「碳費」開始,再逐步轉為「碳稅」。並不樂見「碳權交易」,容易出現「漂綠」等爭議。
三組候選人在部分政策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趙家緯認為,候選人間的部分雷同,是因為過去一、兩年,在例如修訂《氣候變遷因應法》等政策下,已經為台灣的氣候治理定下了框架;但也批評,在命題已經確定的情況,候選人如果還未提出對應政策,是很大的疏失。
台灣氣候行動網路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