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子豪
中研院自主研發「去碳製氫」技術,以天然氣作原料,將其中的碳裂解、固化出來,製程中沒有二氧化碳的排放。中研院目前已與台電達成「去碳燃氫」註釋的產學合作,預期將能投入台電發電事業使用;未來也能投入產製去碳的氫原料,供工業用途使用。
「氫」的主要用途,包括作為「燃料」以及作為「原料」。
本文使用「去碳燃氫」一詞時,特指中研院與台電的合作項目、氫在「燃料」面向上的應用。
本文使用「去碳製氫」一詞時,則指中研院研發的技術,包「燃料」及「原料」等,不限定用途的氫。
「氫」能作為發電的燃料,燃燒後不會產生二氧化碳;同時也是化學、石化業的常用原料;此外,半導體等許多工業製程中,也會用到氫。
依據國際能源總署(IEA)2022年的報告(工研院摘譯),目前全球製氫來源,超過6成來自天然氣的「蒸氣重組法」;近2成來煤碳製氫;近2成來自石化工業的副產品。只有極低的產量來自水的「電解」。
煤碳製氫、以及傳統以天然氣作原料的「蒸氣重組法」,製程中都會產生二氧化碳。石化工業中,也會產生氫作為副產物,但石化工業本身存在爭議,且其產生的氫,往往直接再成為石化工業的原料。「電解水」的製程中,雖然不會產生二氧化碳,但需要投入極大的能量,只較適合應用在再生能源供過於求的區域。
中研院研發的方法,和「蒸氣重組法」一樣使用天然氣作原料,但是是透過電漿、或高溫,將碳氫化合物直接裂解,其中的「碳」會以固態的形式落下、成為高純度的碳黑。這套方法,製程中不會產生二氣化碳,且高純度的碳,也有作為其它產業原料的價值。
「去碳製氫」技術需要投注能量,與「直接燃燒天然氣」相比,「去碳燃氫」的成本稍高。但「直接燃燒天然氣」會產生二氧化碳,預期未來都要再搭配使用「碳捕捉封存」(CCUS)技術來降低碳排,相關技術也在發展中,但必然也會增加天然氣發電的成本。
中研院分析,一方面,「去碳燃氫」免除了燃燒後再補捉碳的成本;另一方面,「去碳製氫」將產製高純度的碳(碳黑),是相當有價值的工業原料,出售後會有額外收益。一來一往,中研院評估「去碳燃氫」的成本收益,將優於直接燃燒天然氣。
中研院表示,目前投入1度的電力、所產生的氫氣,大概能發出3.6度的電力。中研院資深研究員陳洋元表示,「去碳製氫」效率的理論值,是投入1度電、能產5.5度電。這也是這項技術未來精進的方向之一。
中研院永續科學中心執行秘書陳于高表示,「去碳製氫」的原理是老化學,許多技術細節才是其中的關鍵。陳于高說,目前在美國、德國也有類似技術的示範電廠;而中研院現在的成果,已能與國外技術競爭。
陳于高表示,技術的發展,會有國情差異。例如美國發展相似的技術,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製造高純度碳。以台灣的國情來說,天然氣發電佔比高,這套技術能達到的減碳效益就會很大,這也是中研院積極投入研發的動機。
「天然氣混氫」、甚至是「氫取代天然氣」並不是新的倡議。過去的討論中,除了氫氣的來源、製程碳足跡以外,運輸、儲存也都是問題。中研院技術的一大重點是,「去碳燃氫」設備可直接設置在發電機組旁邊。經濟部次長、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表示,這套技術可以使用既有的天然氣設備,免除新設氫的運輸、儲存設備。
中研院與台電的產學合作,已在台電綜合研究所,將「去碳燃氫」設備連結65kW的微型氣渦輪發電系統,以天然氣混燒10%的氫氣。台電的目標是,在年底前將技術運用在高雄興達電廠的燃氣大型發電機組,混燒5%氫氣。
中研院技術已能產製更高純的氫。但若發電設備要使用更高比例的氫、甚至以純氫作燃料,目前的技術限制主要是燃燒設備的適宜性。此外,中研院的技術,仍是以天然氣作為原料,在台灣的國情上,仍需面對天然氣進口的問題;而在國際上,也存在天然氣開採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