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子豪
社會住宅推動聯盟針對「社會住宅」政見,9月下旬陸續拜訪明年(2024)總統大選的三位候選人,今天(10/11)召開記者會,說明政見評析。住盟表示,三位候選人都承諾持續興辦社宅,而對於社宅的願景,則各有特色。住盟表示,不管未來誰當選,都應尊守現在的承諾,未來將持續監督。
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表示,三位候選人各有特色。例如賴清德作為執政黨,強調蔡政府政策的延續性,並表示除了政府用自己的地直接興蓋之外,也要結合都市開發,來增加社宅的量。柯文哲則是特別強調「SOP」,要把選地、規劃、設計、興建、營運、管理,每個步驟標準化,制定更精確的程序來依循。侯友宜並沒有強調量,但特別強調了品質、以及和社福的要求等等。
在住盟的拜訪中,賴清德表示,將在蔡英文「社宅20萬戶」的基礎上,擴增到「50萬戶」,包括新建社宅從2024年底的12萬戶,增加新建13萬戶;包租代管則由現行的8萬戶,新增17萬戶, 兩者在8年後達到總數50萬戶。
柯文哲則強調自己擔任台北市長任內,新建1萬戶社宅的經驗,並認為社宅要達到總戶數的5%,才會對房地產產生破壞作用。但柯文哲也表示,這個問題不是一年解決,要用10年、15年的計畫來解決。同時柯文哲也強調,要用稅制改革,把空屋逼到租屋市場,就能解決一半的問題。
侯友宜表示,社宅不只是量要蓋得足,還要讓大家使用得方便,而且要能住得起。侯友宜強調自己在新北市長的社宅政績,並包含了其中的多元機制、通用設計、智慧化,照顧無障礙、全齡的各族群使用需求等,以及在社宅內興辦社福設施。候友宜也強調社宅應結合大眾交通建設,應該把交通最方便的地方給社宅。
各候選人都有美好的社宅願景,但未來能落實嗎?如何檢證?
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秘書長孫一信表示,單從社宅承諾數字來說,賴清德的「8年後、50萬戶」內容明確,未來最容易檢證。柯文哲的「5%」有模糊之處、而且是「10年、15年」時間上也難檢證。侯友宜則是沒有提出具體數字。
彭揚凱表示,台灣住宅約900萬戶,可換算柯文哲的「5%」大致即為45萬戶。彭揚凱說,要達到賴清德的「50萬」戶並不是簡單的事。
彭揚凱進一步解釋,住盟除了呼籲增建社宅外,也提出了六大主張,包括建立社宅多元興辦模式,增闢財源落實可負擔租金,社宅營運以地方為主、中央為輔,推動社宅居住福利計畫,社宅入住採用輪候制,通盤檢討包租代管機制。彭揚凱表示,對住盟來說,這六大主張即是社宅政策「執行面」的保證。各候選人對這六大主張,大方向與住盟相同,其中仍有些差異,有待未來持續倡議。
彭揚凱表示,住盟認為社宅已經是共識的政策,因此並排採取抗爭對抗性的倡議。大選前,各候選人已經給出承諾了,未來就會依據選前承諾,持續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