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子豪
樂生療養院舊院區的建物陸續修繕中,一步步要成為一個標榜文化與人權的「樂生園區」。舊院區的福利社、大廚房已大致修繕完成,不只房舍翻新,連週遭的地面,也從過去的柏油路面,改成鋪上了地磚。但漂亮的外觀,卻可能阻礙必須倚賴代步車的院民們使用。
樂生院民年歲已高,身體又多有殘缺,代步車是移動的必要工具。但有院民抱怨,院方不斷的口頭告知,說就算等施工圍籬撒掉後,代步車也不能走地磚路,怕壓壞地磚。樂青成員謝宗翰質疑,「是不是之後整修愈多,院民能走的路就愈少」?
對代步車的阻礙,不只是地磚路而已。一些準備修繕的房舍內還有住人,院方現在要他們搬到新修繕好的大同舍、東高雄舍。一樣是新修繕好的,一樣的不友善,大同舍、東高雄舍沒有設置戶外的插座,院民都在問,代步車要怎麼充電?
舊的房舍都有戶外插座,為什麼新修繕好的沒有?大家有兩個猜測。一個可能是,如同樂生園區整體的規劃,院方根本沒考慮到院民這些既有使用者的實際需求。這還事小,見一件罵一次,反應一下,或許院方會改。
更令人擔心的是,院方會不會是有意的,不設置戶外設施,迫使院民把代步車開回屋內充電,好讓未來的「樂生園區」更「乾淨整齊」?於是院民們有了更多擔憂,未來能在外面曬衣服嗎?沒廚房的房舍,能在門口炊煮東西嗎?這些問題,院方都還沒有肯定的回答。
樂生是院民生活數十年的家。即使現在多已一人一室,不像數十年前集中隔離強制入院、七八個人塞一個房間,但室內空間仍相當有限。而長年的生活下,院民們自然而然的會與鄰居協調、發展公共空間的使用,充電中的代步車、擺放生活用品的三合院門廊、房舍旁的花園菜園、擺了象棋泡茶的涼庭、衣服晾曬區…
未來的樂生,是院民生活的地方,還是觀光營業的園區?這些生活的痕跡,究竟是樂生園區應該要呈現的歷史軌跡,還是政府想要抹除的髒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