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歐碧薇
由環保、動保等公民團體聯合籌辦的「全國 NGOs 環境會議」,每年4月22號世界地球日前,召開全國會議,並將會議結論遞交總統及行政單位。1月4號召開籌備會,邀請社子島、航空城、竹東的竹科三期、竹北的台知園區等區段收徵議題相關人士出席,與會共識要將「廢止區段徵收」的訴求提進全國會議當中,並在晉見總統蔡英文時提出,也規劃舉辦討論《土地徵收條例》與空間計劃法規的座談會,以及串聯民間團體舉辦遊行。
前環境法律人秘書長李明芝提到,區段徵收的問題中,有一個是關於《土地徵收條例》第4條第2項規範的「先行區段徵收」,李明芝說,立法院修《行政訴訟法》時,通過兩項附帶決議參考,說明先行區段徵收因實務運作上有爭議,所以內政部應於行政訴訟法都市計畫審查程序章修正施行後,檢討該制度是否有調整或改善的空間參考,而這個檢討目前都沒有看到。
政大教授徐世榮也批評《土徵條例》亂七八糟,第4條第1款規範可以使用區段徵收的條件,但第2款中又另闢蹊徑,在區徵計劃書尚未擬訂前就送進內政部都委會,由都委會決定可「先行區段徵收」,會讓外界誤解區徵計劃已經通過了,但實質上僅是一個報告案而已;社子島自救會發言人李華萍也提到,社子島開發就是實施先行區段徵收,可以不用經過居民同意,有異議的居民只能去提行政訴訟,但房子都已經沒了,這樣根本本末倒置,怎麼可以讓這條法存在?
台灣蠻野心足秘書長郭鴻儀則說,系統性來看,現在這種土地變成商品炒作的現象,除了以區段徵收作為開發手段外,最源頭應該是都市計畫的問題,牽涉到政府對土地的規劃與利用,再加上都市計畫的評估機制太少。郭鴻儀舉德國為例,都市計畫有完整的公民參與機制,但在台灣,尤其是國家做為開發單位時,卻對居住權沒有保障,都市計畫書的內容大多都是實問虛答,郭鴻儀表示,希望提出區段徵收法的問題當作引頭,可以接著通盤檢討《都市計畫法》。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則提出,現階段可以開始進行修法計劃以及針對附帶決議內容要求內政部回應,再來是希望民間成立都市計畫通盤檢討的工作小組,最後則召開全國土地會議來聚焦問題。何宗勳表示,國會有一些攻防可以逼出政府的回應,但社會力的支撐也很重要。
全國NGOs環境會議自2004年開始辦理第一屆,去年(2021)徐世榮當面向蔡英文說她是解嚴後土地徵收面積最大的一任總統參考。今(2022)年全國NGOs環境會議之主辦單位有: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台灣水資源保育聯盟、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桃園在地聯盟、惜根台灣協會、關懷生命協會等共12個團體。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