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證據顯示華航機師染疫與諾富特旅館群聚,與這一波台灣疫情爆發有明確的關聯性,不過,發生在5月中疫情爆發之前的這個事件,的確可以視作疫情爆發的一個起點。
關於空勤組員的防疫問題,大概是自從去年(2020)疫情開始之後,我們一直關注的議題之一,一年多以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就一直把這個問題丟給交通部民航局,而民航局又拗不過航空公司的需求。
去年3月份,在返國潮下,航班繁忙時,對於組員的隔離、檢疫、出勤等規定,一直說不清楚,也不願對外說明,一直到了3月29號,民航局才終於出席指揮中心的記者會,訂出「貨機3(天不得出勤)+11(可以排班,但不得外出),客機5+9」的原則。
去年12月,紐西蘭機師染疫事件之後,從今年(2021)1月起,標準調整為「7+7」,前7天檢疫期不得外出,但可派飛長程航班;7天後採檢 PCR 確認陰性後,加上7天「加強版的自主健康管理」,但是到了3月12號,為了讓航空公司可以調度,又再放寬為「5+9」,5天居家檢疫後,採檢PCR為陰性才完成檢疫期,之後再加上9天加強版的自主健康管理。
到了4月15號,再度放寬,成為全面的「3+11」,3天居家檢疫,結束當日PCR檢驗陰性後,加上11天自主健康管理。雖然檢疫期縮短,但禁止航空公司在檢疫期間派飛,在防疫上減少了勤務時交叉感染的風險,並有檢疫期後採檢才進入社區等條件。但4月20號,3名華航機師確診,事情就炸開了。
從早期因應返國人數暴增,到後來因為「航空貨運為台灣(電子業外銷)命脈」,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對空勤組員的隔離檢疫,似乎是「由下而上」的:航空公司的意志,決定民航局的態度,再由民航局的態度,決定了指揮中心的決策。
一直到5月29號,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終究還是吞下了決策的責任,說「指揮中心政策都由我來負責」,不過,我們仍要把這個過程,記錄下來: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示範機組員穿隔離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