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5年《電力報告》:電力需求、電源開發 雙雙下修 和平、嘉惠、星能擬延役

文:王子豪

經濟部能源署上週(9/26)公布2025年的《113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對於未來10年的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下修為1.7%。2025年至2033年的燃氣機組開發規劃,則減少了約4.8GW;不過也有3個民營電廠機組,和平燃煤註釋 、嘉惠一期註釋 、星能註釋 可能會延後除役。

台泥和平電廠位在花蓮,共有2部660MW的燃煤機組,共計1,320MW。2部機組於2002年6月、9月開始商轉,原與台電之購電契約應於2027年到期。

嘉惠電廠位在嘉義,一期計畫的燃氣機組700MW,於2003年12月商轉,原與台電之購電契約應於2028年到期。 

嘉惠電廠近年提出二期、三期計畫,二期計畫510MW,已於2021年7月商轉;三期計畫已通過環評、尚未取得台電契約。

星能電廠位在彰化,一部燃氣機組507MW,2004年商轉,原與台電之購電契約應於2029年到期。

去年(2024)公布的《112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估未來10年(2024~2033)的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為2.8%。今年報告對未來10年(2025~2034)的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則大幅下修為1.7%。能源署表示,去年因AI新興產業快速崛起,預估了較高的電力需求成長率;但目前AI相關產業實際的用電需求,並不如預期的高,再加上2025年上半年的用電量負成長。因應這些現實的數據,下修未來10年的用電需求成長,相關預估將持續滾動檢討。

比較去年與今年的報告,2025年至2033年的燃氣機組開發規劃,由去年規劃的28,675MW註釋,下修為23,863MW。實際比對去年與今年的電源開發計畫,其中有650MW的減少,來自台電本身,為台電通霄電廠與大林電廠的新設燃氣機組計畫,預計設置的機組容量稍稍縮小註釋

森霸電廠3號機1,100MW,在去年(2024)發布的《報告》的開發規劃中,原訂於2024年商轉。但最後實際是在2025年商轉,在今(2025)年發布的《報告》也計在2025年新增。

考慮實際情況、以及項目參採的一致性,我們這裡對去年(2024)發布的《報告》中的2025年至2033年的燃氣機組開發規劃的計算,除了報告中表格上2025年至2033年項目合計的27,575MW以外,另將森霸3號機的1,100MW納入,為28,675MW。

在去年(2024)發布的《報告》中,新增燃氣機組包括了通霄電廠更新改建的5部機組、及大林新設的2部機組,7部機組都規劃為650MW的機組。

但在今年(2025)發布的《報告》中,一樣是有這7部燃氣機組的規劃,只是通霄新增的5部的裝置容量,下修為560MW;大林新增的2部的裝置容量,則下修為550MW。

未來10年的燃氣機組開發規劃減少,主要來自台電規劃採購的民營天然氣電廠的量體大幅減少。在去年的報告中,在2026至2029年間,台電原預估要採購7個民營燃氣機組電力,包括當時原已定案的中佳、以及尚未定案的6個民營燃氣機組,7者合計7,812MW。而在今年的報告中,台電只規劃了3個民營燃氣機組電力採購,分別為國光電廠二期計畫(2028)、以及麥寮電廠的1、2號機(2029),3者合計3,650MW;中佳電廠則疑似因財務問題,已與台電解約。

機組除役的規劃,也有些變化。台電原規劃要讓台中4部小型的輕油機組(共280MW)在2028年除役,但在今年的報告中,不見相關規劃。民營燃氣機組中,嘉惠一期、與星能電廠原規劃在2028、2029年除役,但能源署表示,在編寫今年報告時,對嘉惠一期與星能「評估有機會留」,因此就沒有列上除役時間。

另外,位於花蓮的台泥和平燃煤電廠,原與台電的購電契約至2027年。但台電表示,因北東電網電源不足,一定會與和平電廠續約。而台泥集團過去則承諾,和平電廠最多只會運轉到機組設計年限的20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