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事件記者王子豪
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中)在中火環評上,試圖說服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成員葉光芃(右)與楊澤民(左)離開會場。(攝影:王子豪)
20日,環保署通過中火增建燃氣機組的環評審查。〈 中火環評過關 「滅絕白海豚」的接收站頭過身就過? 〉
趕在春節前,環保署一反在週三召開環評大會的習慣,在1月20日週一舉行環評大會審查台中發電廠(中火)增建燃氣機組的計畫。在地方居民與環保團體的追打下,審查了超過5個小時,最後仍決議通過,不過經濟部也對中火如何減少燃煤機組運轉的爭議,提出了更明確的操作規則與承諾。
關注中部地區空氣污染問題的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主婦聯盟台中分會等民間團體,有自成一格的兇悍以及在議題上追打的性格。不過,隨著能源與空污議題被高度政治化,尤其近期在中火的議題上,藍營執政的台中市與綠營執政的中央政府之間角力不斷,與台中市政府部分訴求相同的中部民間團體,直接被貼上「親近國民黨、打擊民進黨」的標籤,並相當程度造成這些民間團體在議題的工作上受到箝制的效果。
不過這些中部的民間團體仍出席此次環評大會,維持兇悍與直接的性格,提出各種程序問題、質疑環保署的中立性、並踩在紅線上挑戰環評署訂定的環評會議規則。民間團體指出,環保署現任署長張子敬曾為台電董事,質疑環保署能否保持中立立場;且認為包括空污專業的吳義林委員等多名環委,因為曾參與台電研究案而需要迴避而未出席,質疑環評是否有足夠的能量審查中火的空污問題。
現任環保署署長張子敬上任後,對於環評提出「三點精進措施」取代《環評法》修法,其中一項就是「落實旁聽秩序」:〈 當修法已成往事 張子敬要把環評帶往何方? 〉
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成員楊澤民也不斷高聲怒批,認為旁聽民眾每人只有3分鐘的發言時間、且不能挪移時間給其他發言者,限制了民眾表達意見的權力;同時也針對環評「內部討論」時,除了媒體外會要求旁聽民眾離席等規則提出質疑。
楊澤民認為,環評委員的「公開討論」太少,而在閉門之後的討論,外界又根本無從檢視。環評主席環保署副署長蔡鴻德等環保署官員雖然略表不耐,但仍沒有使出驅離等強制手段,使得會議更加漫長。
中部民間團體參與環評的方式,幾乎是踩在紅線上挑戰環保署署長張子敬口中的「環評制序」。不過,也正因為這些團體的持續參與追打,才迫使經濟部與台電在本案上逐步給出愈來愈明確的承諾。
例如對於「中火現有10部煤燃機組,如何減少運轉」的方案,台電在2018年10月第一次專案小組審查上,只給出了籠統的「4部機組轉為『備用機組』」;直到第2019年6月第三次專案小組,才由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代為提出提出「備用機組」的具體操作方法:空污較嚴重的冬季半年不運轉,夏季較缺電的半年,只有在備轉容量率低於8%時才運轉。
而到了10月第4次專案小組,台電再對備用機組啟用的條件補上了「空氣品質指數AQI小於等於100才啟用」;最後在20日的大會,曾文生在最後一刻臨時補上了「啟用備用機組的時間,一年不會超過10天、240小時」的承諾,才換得環評委員同意通過。
因為有這些來自民間團體的緊咬不放,才能像擠牙膏一樣,一次一點的逼經濟部與台電認真起來,提出現在看到的實際評估與具體方案。〈 中火增建燃氣機組環評結論中的減煤承諾 〉
旁聽民眾除了對計畫提出實質問題以外,也對環評提出程序問題,並挑戰環保署訂出的旁聽規則。(攝影:王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