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緬甸政變後,國際制裁與勞權的難題

在2021/2/1,緬甸政變之後,美國就宣布暫停了與緬甸的貿易與投資架構協議(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TIFA)下的活動,並對其實施經濟制裁參考。2022年,推動「印太經濟框架」時,也未將緬甸納入條目。不過,對於是否制裁緬甸政府,存在著爭議。

勞工組織緬甸工人團結聯盟(Workers’ Solidarity League of Burma)曾對包含290名紡織成衣業工人的400名工人做過調查,發現高達97%的工人,不贊成發動更大規模的抵制行動,因為這將造成他們失業,根據聯合國勞工組織在2021年7月的調查顯示,政變半年之後,緬甸已經減少了多達25萬個工作機會、剩下有工作的人,工作時間減少了一半以上參考註釋

ILO 在2022年8月再進行調查,顯示緬甸的工作機會已經略有提升,不過在勞工平均產值的數據,甚至比2021年還要再下跌(來源)。

IWFM 主席 Khaing Zar Aung 反駁「工人不願意抵制軍政府」的說法時回應:「政變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已經使數百萬挨餓,超過了僅僅只是『可能』造成的大規模失業」。IWFM 與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全球性工會 IndustriALL 合作,它們指控一些工廠老闆和軍方的利益一致,在寫給歐盟執委會的信中,IndustriALL 援引報導提到「工人在半夜被拖出家門被逮捕,那些被軍人或警察拘留的人甚至被殘酷折磨至死」參考

2022年9月,「道德貿易聯盟(Ethical Trading Initiative,ETI)」發表一份報告,探討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United Nations Guiding Principles on Business and Human Rights,UNGPs)簡介〉是否能在緬甸適用時認為,緬甸在國家保障人權的責任上無法落實,在工會被宣告為非法的狀況下,品牌商根本無法對供應鏈的勞動條件進行完整的調查,而法律上或國際上的救濟措施也難以實現,因此,ETI 對在緬甸投資的企業,提出三點建議:

  1. 必須重新考慮是撤出,並且不得在緬甸進行任何額外投資。
  2. 必須尊重國際公認的人權原則。包括在所有供應商工廠中透明地展示他們是如何達成的,以及說明他們為確保持續滿足這些標準而採取的措施。
  3. 如果公司選擇撤出緬甸,他們必須負責地社會夥伴協商;其中,退出緬甸對工人及其家庭的影響,需要是協商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