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後冷戰時期的「北約東擴」

冷戰時期的北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的前身為1948年的英、法、荷、比、盧五國的「布魯塞爾條約組織(Brussels Treaty Organization)」;之後美、加等加入,並邀瑞典、挪威、丹麥、冰島、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等國,於1949年4月4日共商締約參考,總部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

宗旨為締約國之間的「集體防禦」,依據條約第5條,任一締約國在遭受武裝攻擊時,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各國可以採取包括武力在內的措施,行使《聯合國憲章》第51條所承認的「集體自衛權」,北約明確地以蘇聯為假想對象,而蘇聯於1955年5月成立華沙公約組織(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與北約對抗參考

冷戰後北約與俄羅斯的和平夥伴關係

1991年蘇聯解體、華沙公約組織解散,北約的任務發生重大轉變,從防禦性的軍事聯盟,演變為更多元的「安全管理機制」(security-management institution),這種「安全管理」的概念,不僅存在於軍事層面,北約從防禦性的聯盟,轉而強化「政治性」,憑藉其對民主、個人權利與和平解決爭端的共同信念,支持安全與穩定註釋

在這種任務調整下,北約積極向昔日的對手蘇聯拋出橄欖枝,1991年12月20號,北約成立北大西洋合作委員會(The North Atlantic Cooperation Council ,NACC),邀請蘇聯及華沙公約組織國家,進行對話與合作參考註釋,葉爾欽政府對此也給予積極回應,使得西方與「前蘇聯」的關係,進入史上最融洽的狀態。

1991年12月25號,戈巴契夫宣佈辭去蘇聯總統的職位,第二天,蘇聯最高蘇維埃於次日通過決議宣佈蘇聯停止存在,在 NACC 的會開到一半,蘇聯代表接到電話,表示蘇聯正在解體,之後他將只代表俄羅斯(參考)。

1994年,這個合作關係發展成「和平夥伴關係計劃(Partnership for Peace,PfP)」,將俄羅斯及前蘇聯加盟國、華沙公約組織國家都納入,這些「夥伴國」,除了向北約派出聯絡員之外,也在軍事演習、維和、危機控制等方面進行合作和磋商,同時,「夥伴國」也承認西方的民主、人權標準,並承諾尊重現有邊界註釋

2004〈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之研究〉梁震宇,第三章,p80

PfP 計劃被視作「北約東擴」一個重要的起點,在這基礎下,1995年9月,北約發表〈東擴問題報告〉,報告中強調,東擴不是針對俄羅斯,相反地,「北約與俄羅斯建立更加牢固的關係將是組成歐洲全面安全結構的基石」參考

即使之後,這種和諧的氛圍漸漸被破壞,PfP 之後仍發展為「北約-俄羅斯委員會(NATO-Russia Council)」,一直到2014年,俄羅斯吞併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委員會大致停止運作,2021年10月,北約驅逐8名俄羅斯代表團成員,北約與俄羅斯關係降到冰點參考

一個東擴,各自表述

1990年代初期,各方對於冷戰結束之後,會是什麼局面,都不清楚,但有各自的想像,德國統一,重新成為一舉足輕重的大國,而法國在歐洲的地位面臨挑戰,鐵幕打開後的東歐,宛如一片市場經濟的處女地,1992年,《馬斯垂克約》簽訂,西歐洋溢著一片「一體化」的期待裡。

這是將俄羅斯視為「和平夥伴」,北約 PfP 計劃的背景,不過,在大西洋的彼岸,美國卻抱著另外的想法,歐洲「一體化」意味著它對於歐洲事物介入的空間減少,另一方面,一個齊心協力的歐洲,也將成為美國在全球政治、經濟、軍事上強大的競爭對手。

美國絕不會放棄在歐洲的影響力,於是,對於歐洲安全事務的「大西洋路線(Atlanticism)」與「歐洲路線(Europeanism)」之爭於是浮現,美英與德法間的看法出現衝突註釋,1994年,美國挾著北約盟國,強力介入波士尼亞戰爭,這帶給美國介入後冷戰歐洲很大的鼓舞,而美國版的「北約東擴」也漸漸在北約接下來的動作裡發揮主導作用。

2011,第3期《全球政治評論》〈當前美國對歐洲思維之分析〉巨克毅、李政憲,p.58

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東歐國家對俄羅斯的排斥,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很早就表達加盟北約的意願,他們與德法等國對「東擴」的想像完全不同,更接近冷戰時期的「集體防衛」,而非「和平夥伴」這樣的關係,也因此,與美國主導的「東擴」一拍即合,1997年,三國就加盟北約展開協議,正式開啟冷戰後北約東擴的動作。

新/舊歐洲

「北約東擴」有著截然不同的兩種意義,這直接反映在俄羅斯對這件事情的態度上。一開始的時候,葉爾欽對「東擴」的態度,是不反對的,1993年,他還認為,波蘭可以就自己是否加入北約問題做出選擇,並且認為,這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然而,隨著事態的改變,「東擴」好像漸漸已經不是德法倡議的「和平夥伴關係」那樣的方向,加上俄羅斯自己民族主義的興起,面對國內的壓力,1994年,葉爾欽的態度,轉為反對,在經歷過波士尼亞戰爭之後,雖然還留在 PfP 計劃裡面,但俄羅斯已經將「東擴」,當作是對它的挑釁,而強烈反對了。

1999年春天,美國與北約盟友,又用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介入了巴爾幹半島的民族衝突,南斯拉夫聯邦進攻科索沃,就在就在波、捷、匈三國加盟北約(3/12)後,不到兩週(3/23),柯林頓政府宣佈中止斡旋,北約聯軍對南斯拉夫展開的大規模轟炸,而南斯拉夫則以對科索沃的屠殺回應,在千禧年來臨之前,後冷戰的北約面貌慢慢浮現了出來。

2001年,更具單邊主義色彩「霸權支配戰略」的小布希掌權,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的行動裡,北約成員國之間的裂痕終於浮現出來,德法兩國聯合俄羅斯公然反對,美國國務卿倫斯斐(Donald Rumsfeld)於是提出「新/舊歐洲」的說法,放眼「舊歐洲」東邊,原本前蘇聯加盟國或華沙公約成員國,在伊拉克戰爭後的維和行動裡,賦予波蘭更重要的角色註釋

2011,第3期《全球政治評論》〈當前美國對歐洲思維之分析〉巨克毅、李政憲,p.59

至此,沒有什麼懸念的,美國對原本就對俄羅斯懷有敵意的「新歐洲」招手,並藉此裹脅「舊歐洲」北約夥伴們前進。小布希任內(至2009年),推動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八國(2004年)及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2009年),共十個美國眼中的「新歐洲」國家加盟了北約。

北約東擴變化圖

1949/4/4,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歐洲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義大利十國,及北美洲美國、加拿大為創始會員。

1955/5/14,華沙公約組織成立,成員國為蘇聯及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東德、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1968年退出),蒙古為觀察成員。

希臘及土耳其在1952年,西德在1955年加入了北約。

1991/7/1華沙公約組織解散、1991/12/26蘇聯解體

西班牙在1982年加入北約。
1990年兩德統一。

1999/3/12,捷克、匈牙利、波蘭三個前華沙公約組織成員加入北約。

北約持續東擴:

  • 2004/3/29,羅馬尼亞(曾華約)、保加利亞(曾華約)、斯洛伐克(曾華約)、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曾蘇聯)、拉脫維亞(曾蘇聯)、立陶宛(曾蘇聯)。
  • 2009/4/1,阿爾巴尼亞(曾華約)、克羅埃西亞。
  • 2017/4/5,蒙特內哥羅。
  • 2020/3/27,北馬其頓。

北約經費爭議

北約擴張使得軍事費用大增,而在北約國家中,美國的支出超過其他29個國家。在2020 年,美國的支出為GDP的3.7%,而北約其他成員國的平均支出為GDP的1.77%。雖然2006年北約會議就做出決議,北約國防開支應佔會員國GDP的2%,但到2020年,除了美國外只有10個國家達到此目標參考

德國在2019年的國防開支僅佔GDP的1.28%,並有裝備不濟、管理不善、訓練不足等問題,毫無獨立於北約的作戰能力,法國前外長韋德里納 (Hubert Védrine) 就曾評價,「並不存在德國軍隊,存在的只是西方軍隊的德國分部之類的東西」參考

北約各國財務差異問題,使得美國前總統川普上台後就要求他國增加經費,在他上任後第一次訪問軍事基地時就說,做為美軍最高統帥,美國強烈支持北約,但在財務分擔上要更加公平參考

之後川普持續抨擊其他北約會員國「遲付欠款」,在2020年,他甚至表示因德國拖欠北約經費,並在貿易上對美國「很不友善」,預計將駐德美軍的人數減半參考。而在拜登上台後,則極力修復與其他盟國之間的關係參考

北約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

對俄羅斯來講,他面對的是過去佔領並併入蘇聯的國家,如波羅的海三個共和國,以及莫斯科的前華約盟友波蘭等,一一加入北約,擴張使得北約的邊界距離莫斯科更近了1,600 公里參考

根據2019年一份洩漏出的報告,北約在比利時、德國、義大利、荷蘭與土耳其等五個歐洲北約會員國的六座軍事基地,共放置150顆核彈參考。這數字雖然在2021年降為100顆參考,但對俄羅斯來說,仍像是在家門口被武器堵住。

北約的擴張因此引發俄羅斯的強烈反擊,2008年喬治亞、烏克蘭申請加入北約後,陸續引發2008年的「俄羅斯-喬治亞戰爭」以及今年(2022)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蘇聯解體後,喬治亞內部的南奧塞提亞、阿布哈茲尋求獨立,在2008年北約表示喬治亞在符合相關標準的情況下,可以加入北約後,喬治亞與南奧塞提亞產生衝突,之後俄軍進入南奧塞提亞展開軍事行動。最後在在國際各方的調停下,喬治亞和俄羅斯簽下停火協議,俄軍撤離喬治亞,並承認承認南奧塞提亞、阿布哈茲獨立,喬治亞則與俄羅斯斷交參考

更新日期:202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