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歐碧薇
本週將審議明年(2023)基本工資,日前由總統蔡英文帶頭喊「排除萬難往上調」參考,但調幅應該要多少,勞資雙方歧異仍大。全國工業總會今(8/29)公布「111年產業營運調查」,指出7成6的企業僅能接受調幅在3%以下參考,勞團則提出調漲11%至月薪2萬8千元、時薪186元差距甚大。
工總調查209家上市櫃、未上市櫃、中小企業三大範疇,並分為電機電子、機械、紡織等15大產業類別進行調查,調查期間為8月上旬。結果顯示,15大產業類別中,只有「電機電子」產業營收獲利表現較佳,其他「鋼鐵、紡織、金屬、造紙、水泥」等產業有5至6成受訪者表示衰退。根據工總調查,有7成6企業接受調幅在3%以下。
調查也指出,129家中小企業中,只有1成表示營收獲利有成長,6成以上業者表示營收獲利減少,工總表示,中小企業及小型商業服務業對於成本增加承受度低,大都只能將基本工資的調漲反映至產品售價上,工總也指出,在明年夏季電價又可能提前實施,勞健保費用也可能要調升的情況下,基本工資的調幅實應更加審慎。參考
全國產業總工會、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台灣勞工陣線等勞方團體今天也召開記者會提出,受 COVID-19 疫情持續,今年(2022)2月俄烏戰爭引起的原物料上漲,使得國際間通膨高漲。台灣今年 CPI 指數連續五個月達3%以上、前7月較去年同期成長3.17%。
依據主計總處8月最新預測,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76%,勞團強調,經濟成長應分潤給勞工、維持購買力,基本工資應調漲11%至月薪2萬8千元、時薪186元,也指出各國紛紛宣布調高基本工資,包括南韓5%、日本3.3%、澳洲5.2%、英國6.6%。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灣女人連線也出席為工讀生、部分工時的年輕族群,以及女性居多的服務業、住宿餐飲等,還有其他非典型就業、臨時及派遣人力等請命,表示這些族群的薪資與基本工資都密切關聯。
此外,台灣勞工陣線也強調《最低工資法》從2018年至今已躺在行政院三年,應盡速立法建立透明、合理和公平的調整制度,也有較高的法律位階可以約束雇主必須要依法給付最低工資,而非像現在只有依《勞動基準法》對雇主罰鍰,勞工則不一定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