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豪/圖:高雄永安接受站(一接液化天然氣卸收情形,中油提供)
8月4號中午起,中國在台海週遭實施軍演3天、並疑似有增加到第4天的訊息註釋,8月3號,經濟部表示,LNG(液化天然氣) 船剛完成靠港卸收,尚有10至11天存量,希望化解「演習是否影響天然氣供應安全」的疑慮;這樣的答案,是否足夠?
所謂「安全存量」,一般指〈天然氣生產或進口事業自備儲槽容量〉中的「事業存量天數」註釋。人為的航線封鎖,或者天候因素,都會影響到卸收作業;依照經濟部說法,3號安全存量是10到11天。
假設4號到7號中午,軍演影響卸收4天;此時,如果再加上天候因素,事實上,目前南海在8號左右有颱風可能生成,假設影響卸收3天,算一算,到8月10號,大概就剩下3到4天的存量。
3到4天,好像還好?不過,「事業存量天數」僅是對中油的要求,對社會大眾不會有直接的影響。而在〈天然氣供應及價格管制實施辦法〉附帶「天然氣供應管制」,規定開始減供電業、輪流停供民生用氣註釋的「存量下限天數」才是重點。
中國國防部宣布8月4日中午12點至8月7日,在台灣週遭海域6個區域進行軍演。
不過台灣交通部航港局於4日上午,在台灣東部外海新增了一處船隻應避開區域、時間至8日上午10時(參考)。
公告一度表示、後又刪除「中共進行重要軍事演訓行動」的描述,也未見國防部等其它單位說明,尚未能釐清這起事件(參考)。
如果我們將「事業存量天數」當作第一條線,那麼,那麼,假設到10號,剩下3到4天存量,會不會碰到「存量下限天數」這「第二條線」,而啟動「減供」,這一個穩定供氣的重要防線呢?
〈天然氣生產或進口事業自備儲槽容量〉中並沒有「安全存量天數」這6個字,而是定義了「事業存量天數」、並以「事業存量天數不得低於幾日」的方式來規範。
不得低於的日數,即為口語上的「安全存量天數」。2022年至2024年的安全存量天數是8天。
當中油手上的天然氣存量,低於「存量下限天數」時,依〈天然氣供應及價格管制實施辦法〉第5條,電業、汽電共生、工業等,將實施減供;家庭、商業及服務業,則依第8條,實施輪流停供。
存量、存量下限天數的定義與計算,規範在〈辦法〉第3條。
在一個如此具體的情境下,「存量下限天數」是多少?中油公司在回應我們的提問時,回答竟是「不知道」!
4日上午,我們詢問中油,3天軍演的期間,天然氣運輸船是否仍可以進出港卸收?中油不願正面回答,只說「會依照原訂的計畫與排程進行,如果有狀況發生,會隨時因應,目前都沒受到影響」。
而對於「存量下限天數」,中油先是表示要問一下;傍晚我們再度致電,中油先是不斷強調,現以安全存量天數為準;在追問下,最後回覆「我不知道」,後即結束通話。
由於這些確切的數據,都在中油手上,我們只能自行估算;「存量下限天數」不是明定出一個天數,而是依去年度的平均每日進口量、及天然氣運輸船的平均裝載量計算出來的。
2021年,進口的天然氣,換算成液態體積,每日平均約11.4萬公秉。LNG 船平均載運量為6.9萬公噸參考。這個質量換算成體積,約15.3萬公秉。用這組參數套進存量下限天數公式,得到的天數會是「4天」。
這個估算,或許不盡準確;但重點是,如果台灣要愈來愈依賴天然氣,就必須更熟悉、並面對天然氣源供應穩定的問題。我們希望藉此,勾勒出台灣「安全存量天數」及「存量下限天數」這套機制的具體樣貌。
無論中油是真的「不知道」存量下限天數、或欲向大眾隱瞞相關訊息,甚至天然氣安全存量的各規範,是否會確實執行,這些問題,都令人對台灣的天然氣供應穩定情形備感擔憂。
備註:
8月3號,航港局針對中國軍演,發布「航船布告」,針對基隆、蘇澳、台北、高雄、安平、花蓮、和平七個港,規劃了替代航線,但並未提到永安(一接)與台中(二接)接收站;經濟部與中油也從未說明在軍演期間,天然氣卸收作業的規劃,一直到今天(8/5),才有側面的訊息,從船舶追蹤 App 推判,顯示 LNG 船繞道進港,官方於能源相關訊息不透明的態度,可見一斑。
- 條目〈天然氣安全存量〉
- 示意圖〈2025年天然氣安全存量的概念與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