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事件記者梁家瑋報導
「都市發展與文化政策應秉持『文化優先』原則」。
2014年11月,台北市市長候選人柯文哲曾這麼說;「讓文化領導施政,而不是短暫的、圖利少數人的經濟政策來領導文化,這個原則一定要守住」;上任後,選前承諾「全區保留」的南港瓶蓋工廠跳票、三井倉庫搬遷、新北投火車站無法回娘家,市長柯文哲甚至稱堅持文化價值的文化團體為「文化恐怖份子」,似乎完全忘了選前的「文化至上」承諾。
遭拆除後的南港瓶蓋工廠(資料來源:南港瓶蓋工廠守衛隊)
今年(2016)9月,南港瓶蓋工廠強拆週年,去年此時,柯文哲所說的「全區保留」正式跳票。柯文哲說,無法全區保留是因為土地不是市府的,「市長也不能搶奪人民土地」。到了今年7月,市府就以立院土地交換到了南港瓶蓋工廠土地,台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郁良溎表示,當時市府聲稱無產權,無法全區保留,結果現在為了「東區門戶計畫」中的大型國際會展中心,輕易就談成土地交換,可看出柯文哲根本是「選前文化優先,選後利益優先」。
「治理城市不是把外科醫師專長拿來做切割」,都市計畫學者楊重信說,台北市經過1、2百年來的發展,若要再發展,勢必面臨開發跟歷史保存的衝突,作為一個市長,應當在新開發與歷史保存之間取得平衡,「讓新發展跟舊有文化共存,這兩者之間是可以共生共榮的」。
然而,柯文哲做的並不是如此,南港瓶蓋工廠之後,台北市文資相繼淪陷。去年10月,嘉禾新村僅3棟建物列為歷史建築,隨時面臨強拆;新北投火車站「回娘家」,在地青年原本提出兼顧交通與文資的方案,今年5月,市府決定配合地方勢力,副市長陳景峻甚至無視議程,以「來表決要不要表決」強推車站遷移案;為了西區門戶計畫,北市府強推三井倉庫遷移,甚至曾傳出北市府威脅文資委員,最終市府硬將過往「建議」拗成「決議」,順利做成遷移三井倉庫結論。
在文資會議、審議中,都可看到,交通、文化…都只是市府達成目的的手段。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黃瑞茂說,對市府來說,交通數據只是一個參數,可以按照市長、地方派系的意願調來調去,而不是從專業角度思考,到底台北交通應有怎麼樣的長遠布局,未來市民才有好的生活空間。
文資會議討論三井遷移與否時,市府不斷高舉「北門價值」;搶救北北三成員林奎妙表示,4月時,北門週邊挖到遺構,當時都發局對此大肆宣揚,想要以此突顯北門的重要,證成三井倉庫遷移的正當性。但從三井倉庫遷移案通過至今,發掘到遺構所挖掘的坑洞,完全沒處理,也沒進行保存,現在已變成一個垃圾場。她痛批,「整個北門遺址、北門計畫,到底是為了『文化』還是『西區門戶計畫』?」
在這些事件中,應該力保文化價值的文化局無能為力,僅能不斷舉辦各種活動,宛若成為台北市的康樂股長,如最近文化局力推的「白晝之夜」,號稱為近年最大型的藝術活動,將在10月1日以藝術、光影重新演繹台北最具歷史意義的西區城市景觀;而為了反制市府,並將文化價值帶回來,台北文資守護聯盟也預計在10月1日傍晚舉辦「白咒之夜–城區文資慘案與流動論壇」,下午4點從舊市議會出發,途經台汽西站、三井倉庫、北門郵局,希望能凝聚民間共識,反對台北成為一個完全以開發為導向的「金權城市」。
白咒之夜-城區文資慘案與流動論壇(資料來源:台北文資守護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