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污染裁罰透明度 環團:高雄最差

焦點事件記者梁家瑋報導

綠盟指出,高雄半數裁罰紀錄只有載明違反哪條法律,雲林卻有清楚的違規事由。(攝影:梁家瑋)

今天(1/28),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公布各縣市污染裁罰紀錄的公開透明度,指出環保署於2016年12月要求裁處「違規事實」一律公開、不能只載明違反哪條法規,但在2017、2018年兩年間,各縣市中裁罰總數最高的是高雄市,但高雄市也是不透明度最高的縣市;綠盟呼籲地方政府應落實公開透明,過去5年資料、裁處後內容也應一併公開,供公眾檢視。

綠盟理事賴偉傑指出,過去政府公開裁處資料僅載明違反哪一條法令,沒有更具體的污染事由,民眾無法了解污染行為、如何發生、嚴重性、改善成效,經綠盟積極推動事實公開,環保署於2016年底同意違規事由一律公開,然而環保署雖要求全面公開,各縣市執行卻有極大差異。

綠盟專員柯乾庸說,綠盟盤點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各縣市共16,057筆裁罰資料,逐筆進行人工判讀,分析裁罰紀錄是否能了解具體違規內容,其中高雄市裁處紀錄最多,2,579筆裁罰紀錄中,有1,334筆未確實填寫,超過5成,筆數及比例皆為第一高,而未確實填寫筆數第二高的是桃園市、比例第二高的則是花蓮縣,且花蓮縣2018比2017退步;他說,連江縣、金門縣、基隆市、嘉義市都是相對良好的縣市,沒有未確實的裁罰紀錄。 

綠盟研究員曾虹文以實例說明資訊公開的差異,指出雲林縣政府公開六輕裁罰紀錄包含哪一個製程、哪一根煙囪、因為什麼原因、排放何種物質、檢測濃度、標準值等,都載明的清清楚楚,但高雄市多數資料公開,卻沒有誠意,超過半數紀錄僅載明違反哪一條法規,與2016年之前情況一樣,桃園有些紀錄更是連違反哪一條法條都省了,僅表示違反哪個法律,有寫跟沒寫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