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高雄果菜市場強拆是怎麼一回事?

 

高雄果菜市場北側居民於日本時代,即已世居於此,已歷兩、三代以上,而土地徵收爭議始於1970年代。

1970年,高雄市政府向省政府申請徵收民族一路,包括現在的果菜市場,以及居民居住的北側,共1萬5千坪土地;但是由於當時果菜公司政府持股僅49%,不符合當時《都市計劃法》必須公營事業才能徵收土地的規定,因而遭到駁回。

隔年(1971),市府向3名大地主取得土地,加上原本的國有地,面積達79.9%,表示已經與居民協商完成,省政府於是通過徵收案;不過,市府對居民並無安置方案,1971年至1973年間,居民不斷陳情抗議;1973年,高雄市長王玉雲與居民協商出「減半使用、半數返還」的方案,也就是果菜市場僅使用7,500坪、並承諾將另外徵收的7,500坪以各種方式還給居民,讓果菜市場得以興建。

當時,這些所謂「各種方案」,包括了興建大樓、國宅等;但是都並未落實。到了1997年,市長謝長廷研議了包括讓居民申請買回已徵收的土地、撤銷徵收、標售或專案讓售等方式,但因為謝長廷出任行政院長,這些方案也就也再延宕下來。

而目前,市府打算將「果菜市場」北移至居民現居地,據市府的說法,現在市場的地,要打造成「全新、結合滯洪功能」的批發市場;一併將十全路與覺民路打通、將促進三民區整體環境提升;市府認為,40年前,已有80%左右的地主完成補償及救濟,徵收早已完成。

不過居民反駁,所謂「80%」,是用土地「面積」來算的,所謂完成補償、救濟的,也就是當初的三名大地主,其餘的地主從未同意、也沒有領到過補償,要求市府「退回徵收、發還土地」。

2016年9月1日,高雄市政府動員大批警力強拆果菜市場北側社區,一連兩日,拆除社區內大部分的住宅。而後,雖居民持續抗爭,要求高雄市府暫停強拆,並與居民平等磋商,但高市府仍陸陸續續強拆社區內不同意自行拆遷的住戶。2016年10月27日,居民發動北上至蔡英文住宅絕食抗議,但高市府卻在當日凌晨再次強拆,將所有不同意戶的住宅拆除殆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