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在移動裝置在傳播上,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之後,訊息傳遞的「零碎化」程度,變得越來越嚴重,是要依然故我,沒人看就沒人看,或者要改變,把自己的訊息,也變得輕薄短小?這是一個困難的選擇。
這裡想到的方法,是「元件化」,也就是把訊息分拆成各種短小的資訊,然後在特定的脈絡裡,把他們組合起來。「元件化」有幾個意涵,《焦點事件》的底層,是由「短條目」所構成的一個資料庫。
這些600到800字的「短條目」可以作為報導的補充,在報導的頁面上,放在顯著的位置,以方便閱讀的方式,把資訊送到讀者手上,減少報導本文的資訊量。也可以獨立地傳播,在即時性報導中,例如透過臉書粉絲頁發佈新聞時,作為補充。
資訊爆炸的時代,怎麼在對的位置、對的時間,給予讀者對的訊息,是一門最大的學問。利用元件化的短條目,適時適所地補充報導的脈絡,這是種「因為(資訊)更小,所以可以更大」的設計。
短條目的內容類別可以是很多樣的,它可以是事件簡述、名詞解釋、重要數據、資訊圖表、大事記…等,共同的特色,就是簡單,但是在它所想要解釋的範圍內,力求完整。
而短條目編寫,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相較於報導,它的進入門檻,是比較低的,適合分工,可以有計劃性的,以彈性工作者共同完成。不過,這個想法,與「維基百科」或「Wikinews」,不同的地方是,目前沒有打算「開放編輯」的想法,它仍然是在特定問題意識下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