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焦點事件》賀年,新的一年相扶持、再前行

各位朋友:

又到了農曆春節,《焦點事件》工作團隊在這裡向大家拜年。祝大家新春愉快,豬事順利。

去年(2018),隨著政治力量的擺盪,「同婚」與「廢核」議題,在公投中落敗,《勞基法》二修後,原本彙集的工運力量,也隨之回到廠場鬥爭的日常,年底的選舉有得有失,在主流政治的盤根錯節下,社會運動在攻和守之間,也都還在各自找方法,沒能有更整體的答案和突破的行動。

作為一個關注社運的媒體,我們在思考的問題,是如何在於網路發達時代,逐漸被自媒體與不斷冒出的新媒體取代的「現場報導」與「資訊傳播」工作之外,找到新的工作方向。4年前(2015/1),《焦點事件》創站之初,就強調了對事件脈絡的掌握,資料的整裡、數據解讀,以及利用各種可能的敘事方法,做到「描述性」工作,並且擴大視野,希望從更大的面向,回看自己。

這些工作,包括了重新調整我們的議題設定,在設定的範圍中,建立基礎的資訊,並培養解讀的能力,舉例來說,去年「廢核」與「能源」、「空污」等議題交纏,成為年底選舉與公投的重要軸線,其中充滿各種技術性的資訊,難為社會大眾所理解,公投,於是也只能隨政治認同而決定它的走向。

我們的工作,是從2025年「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能源配比的「新增除役表」開始盤點,其相關的發電廠環評、天然氣及再生能源設施,以及除役的進度…等,也就成為我們關注的核心,希望突破個案的限制,更整體地掌握環境與能源的變化。

而從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出發,希望找到現代多極爭霸的資本主義強權國家鬥爭的規律,以及這對全球每一個在地造成影響的「帶路博弈」計劃,也是一個例子。去年,我們開始馬來西亞、印尼、東帝汶的時地採訪,並完成印尼的兩篇報導( 〈佐科威的大建設和那些消失的村落〉,以及〈KOTAKU,沒有貧民窟的城市 所謂現代生活,和在它跟前的迷茫〉 ),但接著,因為募款沒有達到預期目標而受到一定的限制,今年,我們還將繼續這個計劃,並提出新的募款目標,希望這個計劃能繼續順利推動。

今年度「帶路博弈」計劃的執行,請參考:

這樣工作,非常地耗時、耗力,我們將此稱為媒體的「基礎建設」,因為困難,也缺乏市場,因此乏人問津,而我們選擇這條沒有人走的路,也知道需要很長時間的摸索,才能有所小成。

在今天,媒體也以自己的「同溫層」為訴求對象,以政治意識形態取代精準訊息傳播的環境下,這樣的事情,不能夠沒有人做。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一起參與這個困難的工程,支持我們繼續做下去,關於《焦點事件》的財務狀況,請參考我們的回顧和目標:

為了達成《焦點事件》工作人員目前「七成薪」的正常運作,以及執行「帶路博弈」計劃,今年設定「1月份後新增月定捐+單筆捐款」1,457,272的目標,鑑於去年目標一直無法達成,造成「帶路博弈」計劃受到影響的結果,希望今年能在4月份前達成。

我們特別在《焦點事件》的每一個頁面上,都加上募款的進度條,一月份結束後,目標才剛剛達到十分之一左右,還需要再用力衝刺。

在此敬祝各位新春愉快,在新的一年裡,一切順利,也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讓這個社會的發展,走上更健康的道路。

《焦點事件》團隊:孫窮理、王子豪、梁家瑋、侯百千、陳玥靜、林靖豪同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