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事件頁

[script src="/sites/default/files/html/20170215_1461_meichu/js/jquery.min.js"][/script]

現狀
關閉

國道收費員跳票爭議 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歷經2年5個月的抗爭後,於去年8月與政委林萬億、勞動部次長郭國文協談,總統蔡英文親自承諾解決關廠問題。

本應在今年農曆年前將收費員自救會的年資、補償還給自救會會員,但過年前勞動部卻自行召開會議,在沒有自救會代表的情況下做出違反過去承諾的決議,在農曆年前發給了所有國道收費員15萬元的綜合補貼,無論是否為自救會會員均發放,引發自救會不滿,認為這已經違反了禁搭便車條款,更傳出了勞動部將對發放補貼的金額設定上限一說,使承諾給予補貼的金額縮水,且在自救會的會員中,有大量解僱之前就離職的前精簡人員,自救會本在協議中獲得承諾將他們納入補貼對象,如今勞動部也不認帳。

勞動關係司司長王厚偉則不認跳票,並表示勞動部沒有設定上限,但也沒有給出接下來發放補貼的具體算法,王厚偉僅強調「差別發放有失公平」、「會員與非會員補貼金額差距過大」,這筆錢是納稅人的錢,依照自救會要求的算法不合理,但在自救會確實取得協議與蔡英文的政治承諾狀況之下,雙方各執其詞,還有得吵。

現狀
關閉

台鐵產工為爭取合理休時,改革造成員工長期過勞的「日夜休」班表,於春節期間發動合法休假行動,但年後行政院與交通部卻主張嚴懲,鐵路局遂大動作寄送370名休假員工曠職單,成為公部門史上規模最大懲處。

台鐵產工主張集體休假是台鐵員工集體行使合法權利,鐵路局對工會發起的活動展開懲處,明顯已構成不當勞動行為,產工向勞動部呈送不當勞動行為裁決,要求交通部在裁決還沒有結果之前暫緩懲處,交通部沒有承諾,政院表示將補人力300人,甫上任的林美珠卻對媒體表示,「尊重」交通部作法。

交通部是台鐵員工的資方,這等於是將勞資爭議問題交給資方處理,工會嚴正指責這並非勞動部該有的態度。

現狀
關閉

2016年11月,復興航空公司無預警關廠,1800名員工頓失工作,資方未提前60天告知便大量解僱,明顯違反《大解法》。

但是勞動部未向資方開罰,前勞動部長郭芳煜、政務次長郭國文對外稱資方已經準備好勞工退休金及資遣費,但錢存入信託基金後至今尚未發放,資方在1/11的股東大會中,提出勞工資遣方案,但具體多少錢、什麼時間發放等細節都沒有,董事會就通過議案 ,並選出清算人負責,宣稱待公司資產清算再依法發放。

復航早在半年前就壓低員工薪資降低資遣費基數,勞保亦長期高薪低報,資方的信託基金也非僅用於勞工資遣,金額遠不及工會訴求的資遣費數額。

由於勞動部的消極作為,復航勞資雙方至今未能促成有效談判,第6次資方再度請假,第7次協商將在3/3,工會不滿到目前沒有任何協商結果,是勞動部包庇雇主。

訴求
關閉
  1. 拒絕勞動部所提之補貼上限,不接受原有的協議有一分一毫縮減。
  2. 與政府達成的協議有團體協約之效力,有反搭便車性質,拒絕勞動部已會員與非會員之間補貼差距過大為由破壞原有協議。
  3. 勞動部將自救會要政府遵守原有協議視為不公平、不公正,譴責勞動部抹黑。
訴求
關閉
  1. 立即補足3000名人力缺口。
  2. 確實改革過勞班表。
  3. 停止打壓,依法休假合情合法。

勞動部裁決應站在保護勞工立場。

訴求
關閉
  1. 目前工會要求資方在2/22最後期限發給員工資遣費、退休金。
  2. 要勞動部積極促成雙方協商。
勞動部事後回應新聞稿
關閉

在前國道收費員補貼案,政府已履行承諾,補貼專戶6億元財源已全數到位,且勞動部已於農曆年前(1月24日)對收費員每位定額先行發放15萬元,共計已發放1.3億元,剩餘補貼費用亦將於3月31日前發放完畢,以落實對於弱勢收費員之照扶。勞動部強調,政府一切作為除須依法行政外,更應符合社會大眾期待,因此,無法依自救會要求非會員「禁搭便車」適用補貼專案。勞動部與自救會的溝通從未間斷,期待工運團體能理解政府執行補貼方案必需依法公平合理,呼籲工運團體與政府一起協助收費員領取合理補貼費用。

勞動部事後回應新聞稿
關閉

臺鐵與產業工會爭議案,因員工工作性質特殊,其辛勞必須肯定,同時臺鐵肩負交通運輸使命,勞工權益之保障及大眾交通之便利都必須受到同樣重視。至於臺鐵員工工時安排,如涉及人力問題,應積極加強增補人力,妥適安排人員輪班出勤及休假;另部分員工春節期間輪班與休假之爭議,因涉及勞工個別排班、休假狀況認定,臺鐵局應就個案情形予以釐清,勞動部將適時提供協助。最後,臺鐵局可能對春節期間拒絕出勤之370餘名員工進行懲處是否構成不當勞動行為,已由獨立專業之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依法審理中。

勞動部事後回應新聞稿
關閉

興航案發生至今,政府首先確保信託基金僅能使用於1800名員工薪資、資遣費及退休金等各項勞動法定支出,並促成公司發放整體員工共9.35億債權,更積極協助勞資雙方於105年11月23日開始展開3次自主協商,以及臺北市政府勞動局依法進行高達6次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之強制協商。該公司雖於本(106)年1月11日已進入清算程序,惟針對工會要求優於法令之相關補償及會員行政費用等部分,勞動部仍持續協助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再行召開協商會議,並呼籲勞資雙方仍應秉持和平理性態度於協商會議中積極溝通,儘速達成協議。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sites/default/files/html/20170215_1461_meichu/js/index.js"][/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