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歐碧薇
全世界只剩約60隻的瀕危台灣白海豚,上週1月21號再發生悲劇,在台南安平漁港捕撈一具擱淺擱淺,且是一具少年期的屍體。對於白海豚的不斷消失,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媽祖漁保育聯盟與立法委員陳椒華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民進黨用推動離岸風電的積極態度來保護白海豚。
成功大學鯨豚中心主任王浩文指出,這隻死亡的白海豚體長237公分、體重152公斤,體型看起來像成年,但花紋、生殖器等尚未發育成熟,應為青少年期。
王浩文說,不過他的嘴喙、身體、腹部生殖器周遭有多處深淺、新舊不一的異物勒痕,背鰭則是近期遭到切割,頭頸部及胸椎也有瘀血的痕跡;而這隻白海豚體型飽滿、皮下脂肪豐厚且死前胃中充滿食物,初步分析胃裡內容物沒有看到任何異物或垃圾,死因有待進一步分析。
台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教授楊瑋誠則說,不應只注意死因,還要注意生前環境的威脅,他說,過去研究發現台灣白海豚有8成有異物纏繞的傷痕、6成有皮膚病,而且是體質不太健康而導致的皮膚病,外傷與伴隨而來的肌肉骨骼感染等長期影響,將降低個體生存能力。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研究員郭佳雯說,這隻白海豚在2010年出生,期間有追蹤到他與家人的蹤跡,當時就有發現他家人的背鰭就有遭受漁網切割的痕跡,以及被纏繞漁線或漁具。
郭佳雯說,目前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被劃定在苗栗到雲林一帶,但從桃園到台南都曾發現白海豚的活動,郭佳雯表示,白海豚世代遭受異物纏繞的威脅,每年數量不斷減少,2009年起已經損失了9隻,死亡數字追不上復育環境的改善,希望海保署盡速修改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範圍,並且加速提升台灣西部海域環境,希望政府盡速提出具體的復育目標、時程及成效評估。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吳龍靜表示,很重視這隻白海豚的死因分析,去年(2021)白海豚保育計畫奉行政院核定後積極來推相關措施,白海豚被異物纏繞的問題,不可排除是漁具造成,漁業署今年(2022)實施刺網實名制,並推動廢棄漁網的收購,從源頭方面來努力,希望降低對動物造成的威脅;至於棲息地,目前更專注於母子對出現的地方,尤其在雲林一帶,今年想要在更進一步去確認,未來期望可以共同推動與努力保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