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王子豪
《鏡週刊》上週(9/22)在紙本雜誌260期,及網路上,刊出系列的「綠能蟑螂」報導;在以收賄、黑道為主的報導中,卻夾雜了雲林漁民反對離岸風電的相關爭議,並直稱是「假漁民」等。雲林漁民認為,《鏡週刊》未盡查證義務、甚至不能排除是惡意抹黑,要求下架更正紙本與網路報導,並作出同篇幅的道歉,否則將會提告。
《鏡週刊》的系列報導及專題,以高等檢查署的「打擊妨害綠能產業聯繫會議」開篇,談及多起地方官員收賄、黑道恐嚇等案例。其中卻夾雜了一組「假漁民詐財」段落,Faceook 粉絲頁上更以「太神奇了,一秒變漁民啊」等文字進一步推播。
達德能源在雲林近海開發離岸風電,但與地方傳統漁場重疊而引發漁民反對,去年(2020)8月,曾發生有人刀混入漁民與達德的協調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法律研究員呂冠輝說,帶刀進入協調會的,是風電開發商達德能源的下包商派出的人,達德後續也承認了是下包商所為、會與其解約。
而在上週的報導裡,《鏡週刊》「翻攝」了一張照片,並以「環團及漁民日前在縣府召開協調會,其中1人竟帶刀入場遭警方帶回警局。」作圖說,圖說中未提及開發商與下包商也在場,傳達出「環團及漁民帶刀」的印象。
至於今年(2021)2月有多二十多名漁民遭檢警拘提,最後9人被交保的事件中,被交保者之一,雲林縣近沿海作業漁船協進會理事長李平順表示,船員證、漁獲單、海巡進出港記錄等,都可以證明大家就是有在捕魚的漁民。
李平順說,當地漁民是因為賴以為生的傳統漁場,要被蓋離岸風電,才被迫組織起來抗爭;《鏡週刊》卻張冠李戴,將漁民訴求跟一些犯罪報導拼湊連結,編造出漁民惡形惡狀的抹黑報導。
這一次的拘提事件,被環團認為是刻意打壓抗爭,並且有執法過當的問題,而事件發生到現在已經半年多,仍在「偵查中」,沒有進展,達德也沒有要對漁民提出檢警所指控的「詐欺」或「強制」的告訴。
呂冠輝說,這兩起事件都是有過媒體報導,可以透過網路搜尋就了解事件經過、眾所周知的事件,《鏡週刊》卻作出完全相反的影涉、指控報導,不理解這樣的內容到底是從何而來。
呂冠輝說,《鏡週刊》並未盡查證義務,並認為相關報導懷有惡意,今天會寄出存證信函,要求下架更正紙本與網路新聞,並以同篇幅澄清道歉;對方收到3日後若無回應,將提出告訴。
而《鏡週刊》僅在昨天(9/27)晚間,截引漁民所發出的聲明,刊出一篇約500字的報導,未對此事做出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