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豪,圖(台南海淡廠位置,來源:台南海淡廠環說書)
經濟部水利署計畫興建台南海水淡化廠,今天(9/13)在環保署進行第一次專案小組審查書件。台南海淡每天最多可產20萬公噸淡水(20萬CMD),是現有、及規劃中規模最大的海淡廠,成本將由自來水公司負擔。南部區域的用水需求中,民生用水預計持續下降、工業用水將上升,不過水利署表示,這項計畫不是為了特定用水類別,而是為了降低整體的缺水風險。
海淡廠的興建及營運成本約為一般自來水的3倍,台灣過去的海淡廠,規模都在1萬CMD以下。少數專用的海淡廠,例如電廠的,成本即由使用者自行承擔;提供公共用水的,多數位於離島,依《離島建設條例》由政府補貼 ;去年(2020)因為旱情,水利署分別在新竹、台中設了緊急海淡機組,額外的費用由抗旱費用來吸收。
末來將新增的海淡廠,規模預計都在10萬CMD以上。麥寮海淡由台塑興建、所有,正在興建中;新竹海淡在5月的說明會上,還不確定所產淡水的輸出模式、及成本要負擔的問題。
至於台南海淡的規劃,水利署表示由於附近沒有大的用水需求,產出的淡水確定將直接併入自來水系統。但興建及營運成本由水公司承擔,也代表著將由所有自來水用水戶共同負擔。
依〈南部區域水資源經理計畫〉2017年核定本,台南、嘉義、高雄從2021年到2031年,民生用水都持續下降;工業用水則持續上升。這讓外界不免質疑,是為了工業用水興建海淡廠、甚至讓全民買單成本。
水利署副總工程司簡振源不否認工業用水增加、民生用水下降,但他解釋,水利署的角度是希望降低整體的缺水風險,例如去年旱情嚴重,導致大面積休耕停灌、影響農業用水。他說,近年在極端氣候下,海淡水不受天候降雨影響,是重要的多元方案之一,對所有用水人都有助益。
海淡廠排出的濃滷水、及取排管線等,常讓地方漁民擔心。據報載,在台南上周三(9/8)的地方說明會上,有200人出席、並有9成中途退席表達反對。在今天的環評中,雖沒有表達意見者,但漁業署也罕見的提出7點意見。除了環評外,台南海淡的取排管線位於南縣區漁會的專用漁業權範圍內,漁業署依法有變更決定的權責。
台南海淡位於台南將軍區,青鯤鯓東北方。海淡廠以電換水,製程達20萬CMD時電力需求36MW,全年滿載的耗電量估3.1億度。水利署表示,夏季豐水期時可降載,全年實際耗電量不會那麼多;但也不排除豐水期滿載的需求,亦不排除轉作常態供水來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