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碧薇,圖:民團記者會截圖
台灣人權促進會與國際特赦組織於今天(6/17)620世界難民日的前夕,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之下由於沒有法源依據、無法取得合法身份,有些難民個案被徹底排除在口罩實名制和超市實聯制外,呼籲政府正視已在境內的難民所面臨的法律、身份和生活困境,應盡速修法或建立難民庇護制度。
台權會難民議題專員林姝函表示,《難民法》草案在行政院第一次提出到現在已經15年了,而待在台灣尋求庇護最久的個案也已經歷六年,因此強烈呼籲政府應正視難民庇護議題,即便沒有單獨法源,也應修改《入出國及移民法》等提供基本保障,甚至在疫情期間的緊急狀態下,也應透過跨部會協調提供難民生活上的協助。
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也表示,在還沒有獨立的難民法規情況下,應至少在《出入出國及移民法》中,增列「不遣返原則」的具體條文,讓國際人權法的標準落實在難民及尋求庇護者身上,沒有明確的流程及法令授權的現狀,讓第一線的政府工作人員及尋求庇護個案無所適從。
林姝函表示,自2013年統計至今,總計將近50位、來自12國的外國人,曾經或正透過民間團體,向台灣政府提出庇護需求。疫情期間,全球有155個國家封閉邊界或管控,在缺乏難民法制化與完善庇護機制的情況下,難民無法在台灣取得合法居留或合法身份,造成生活的不便與諸多限制。
包含像是被排除在口罩實名制,與超商實聯制之外。此外,由於有效護照是在台灣申請居留證件的必要條件,有些個案的護照逐漸過期,未來不能出入境臺灣、前往他國尋求庇護,甚至無法更新現有合法的居留證。
林姝函也提到,記者會籌備期間曾邀請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派員出席發言遭到拒絕,人權會表示因難民議題從未在人權會上討論,也未取得共識,因此不便對外發言,林姝函質疑,人權會曾就緬甸議題對外發表公開聲明譴責緬甸軍方,卻不願回應向台灣尋求庇護的緬甸人權捍衛者,呼籲人權會應盡速開啟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