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針對高雄市近年連串的拆遷案件以及開發行為,<wbr>總共超過百位的學者與公民團體行動者共同連署了一項聲明,<wbr>對於日漸升高的衝突對立表示憂心,<wbr>呼籲高雄市政府應該做為民主政治都市治理之表率,暫停強勢執行,<wbr>回歸民主程序,實踐人權保障與環境永續之原則。</p><p>總共116名的連署者中,<wbr>包括了來自26所大學長期關注公民社會發展的學者,<wbr>包括投入課綱民主審議運動的張茂桂、<wbr>守護民主平台前召集人徐偉群、關注轉型正義的陳俊宏、<wbr>客家文化研究的鍾秀梅、鑽研司法改革的王金壽、<wbr>關注環境治理的杜文苓等。<wbr>參與連署的公民團體代表則涵蓋來自全國的社區大學、勞工運動、<wbr>環保運動、性別團體、同志運動、人權運動等團體,<wbr>而領導318太陽花運動的賴中強律師、多位公益辯護律師、<wbr>金曲獎得主林生祥與紀錄片導演蔡崇隆亦參與其中。</p><p>聲明指出,高雄市做為台灣民主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指標都市,<wbr>選民給予民主進步黨極高的支持使其於府會全面執政,<wbr>說明了人民對於民主革新的渴望。但是最近數個爭議案件中,<wbr>不僅來自政府的資訊公開與溝通說明未獲得民眾滿足,<wbr>也不符台灣已簽署的國際人權公約對於拆遷作為的規範與原則。</p><p>近日諸多事件的發展更令人憂心。市府在旗山大溝頂拆遷、<wbr>果菜市場拆遷、茄定濕地1-4道路開發、<wbr>中央公園李科永圖書館興建等案態度強硬,<wbr>地方也出現基層里長的動員來壓迫受影響民眾;<wbr>8月30日旗山大溝頂自救會會長遭不明人士攻擊砍傷;<wbr>8月31日市府環評會強行通過將茄定濕地開腸剖肚的1-<wbr>4道路開發;更在9月1日起,不顧自救會之呼籲,<wbr>以優勢警力來強制執行果菜市場不同意拆遷戶的拆除。</p><p>對於政府與爭議案件利害關係人之間陷入如此緊張關係,<wbr>連署的學者與公民團體領袖表達了遺憾與不解。他們透過本次聲明,<wbr>呼籲高雄市政府停止以強制力來解決這些案件,<wbr>而能以一個創造台灣民主新典範的高度,<wbr>重新以民主程序檢討爭議政策,讓利害關係人權益、公共利益、<wbr>政府施政考量進行對話。</p><p>連署者呼籲,高雄市府應不負市民對民主革新的渴望與期待,<wbr>希望市府在施政過程中能採取更開放包容、更為多元的思維,<wbr>戒絕過往許多縣市常見的強制手段,讓民眾參與、<wbr>資訊公開以及人權保障在高雄這個民主聖地能夠落實,<wbr>進而打造台灣都市治理的典範。</p>
資料來源
台灣人權促進會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