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電拉法葉案翻版 6千億核廢商機獨厚法商

資料來源
壹週刊473期
Time

摘要
99/06/17〔壹周刊473期〕嚴重虧損的台電花費十幾億元興建核廢料貯存設施,卻不打算把使用過的核廢料封存在該設施,反而準備再花數千億元送交國外廠商進行再處理。這項計畫日前已獲董事會通過,屆時成本勢必以調漲電價的方式,轉嫁給全民。

知情人士透露,國際廠商對核廢料再處理的技術都還不純熟,台電高層卻早已內定要把數千億元的商機交給法商AREVA(亞瑞華)公司,價格還是市場行情的2.5倍,背後動機似不單純,因而被台電內部稱為核廢料的「拉法葉案」翻版。

核廢料再處理 小檔案

就是把核電廠反應爐所使用的燃料棒內未消耗的鈾和鈽分離,再重新製成核燃料,但因過程中分離出來的鈽,是製造核子彈的物質,所以受到先進國家的嚴格控管,目前國際上只有日本、俄羅斯、法國、英國等國有提供核燃料再處理的商業服務。

台電五月二十八日召開董事會,通過核一、核二廠使用過的核廢料,將送交國外廠商進行再處理,但這項計畫的相關資料會後卻被全數收回,會議結論也以密件方式處理,種種遮遮掩掩的行徑,令人啟疑。

貴上二倍半 當潘仔

台電內部人士透露,以核能電廠現有八部機組分別運轉四十年計算,一共會產生近八千公噸核廢料,若全送交國外廠商再處理,預計花費六千多億元,台電初步先以小規模方式,將核一、核二廠用過的少部分核廢料,約一百九十四公噸送交國外,就是為了掩人耳目,因為台電高層早就已經決定,要將這項高達六千億元的商機,交給法商AREVA(亞瑞華)公司。

據本刊取得台電內部資料顯示,台電第一階段先小規模處理一百九十四公噸核廢料,其實是暗藏玄機,因為據二○○六年法商AREVA公司與義大利國營核燃料營運公司Sogin,簽署二百三十五公噸核廢料再處理服務合約,其數量和台電的一百九十四公噸最為相近,還打算以法、義合約的金額做為參考底價,實難脫為AREVA公司量身訂做之嫌。

而且台電委託境外再處理核廢料的費用,卻是一般行情的二•五倍,台電規劃初步要先花費一百五十四億元,處理一百九十四公噸;但根據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做的再處理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出,國際上對核廢料再處理的價格,以每公斤一千美元最為合理,但台電開出來的費用卻高出市場行情好幾倍。

砸錢做貯存 竟不用

知情人士批評,使用過的核子燃料送國外廠商再處理根本是浪費錢,因為國際間對核廢料再處理的技術根本不純熟,況且台電為了存放這些使用過的核子燃料,已花費十幾億元委託核能研究所以技術轉移的方式,從國外引進乾式貯存技術,價格甚至還高過早期得標廠商的四倍之多。

核一、核二廠的乾式貯存設施足以將這些使用過的燃料封存五十年,期間或許可以研發出等級更高、價格更合理的再處理技術,但台電卻執意要花數百億、甚至數千億元,委託國外廠商對核廢料進行再處理。屆時高漲的成本勢必會以調漲電價的方式,轉嫁到民眾身上,因為準備用來支應燃料再處理費用的「核能發電後端營運基金」已經不敷使用,截至今年四月為止僅剩二千多億元。

核廢料的再處理會分離出製造核子彈所需的「鈽元素」,因此全世界對核燃料都進行嚴格監控,台灣核電廠使用的核燃料都是美國系統,並簽定台美民用原子能合作協定,台灣如果要對核廢料進行再處理,必須透過外交系統向美方提出相關文件審查,徵得美國同意後,才能運往第三國。而對於再處理後產生的新燃料是否運回台灣,美國也有主導權。據了解,美方至今都還沒有同意。

標案動手腳 厚法商

為了使法商順利拿下台電核廢料再處理案,台電不僅依照AREVA和義大利Sogin簽約的內容,在委外處理的重量上動手腳,讓法商得以最接近台電規劃的數量,還以法、義合約的金額做為參考底價。

此外,台電也希望先以小規模的處理數量,提高通過美方審查的機率,以利未來推動核廢料全面再處理計畫,如果一切順利,法商將有機會進一步獨攬這數千億元商機。

知情人士質疑,台電之所以願意用高於行情數倍的價格和法商合作,可能是要讓法商有錢可以打通美方關節,擔心此舉恐成為核廢料的「拉法葉案」翻版。

台電董事會曾有人建議,能源問題處理不好會影響國家安全,應先提高位階到國安會議討論,待中央形成政策後再向董事會報備才對;但知情人士說,台電早已越級在二○○八年一月發函給英國、法國、俄羅斯及日本等國,對核廢料再處理廠商詢問有關合作的意願,並在去年底再度發函索取相關設施營運現況資料,最後結果只有英、法表示有意願,還派員拜會台電高層,並到核電廠現勘。

但事實上,台電高層與法商AREVA公司接觸最為頻繁,並早已和法國簽有雙邊合作協定,AREVA也早已和台電高層談好,願意和美國交涉。

台電內部人士說,AREVA負責打通台電內部關係的,是一名台電核能相關部門的退休主管,也就是現任AREVA台灣代表處執行董事的黃小琛,他還曾二度陪同台電副總經理徐懷瓊前往法國,和AREVA總公司的人協商相關事宜。

船運若外洩 恐釀禍

此外,AREVA在台的代理商泰豐公司和台電關係密切,不但是台電對外採購燃煤的代理商之一,泰豐總裁徐徵祥也是承包核四廠核子反應爐基座興建的新亞建設公司董事,他同時是新亞董事長鄒祖焜的女婿,私下和台電董事長陳貴明熟識。

令相關人士不解的是,台電高層在召開董事會,討論這項不惜調漲電價也要推動的鉅額採購案時,理由竟是核一廠乾式貯存設施遭民眾質疑為永久存放地方,引發抗爭,而推動委外再處理可讓民眾了解台電對使用過的核子燃料有長程解決方案。

另外,為了避免相距僅十五公里的核一和核二廠周遭民眾互相比較,台電竟冒著核安風險的提高,規劃二個廠都要進行小規模的核廢料再處理。

此舉也遭台電董事會審查委員質疑,使用過的核燃料仍具有高放射性,為何不先選擇一個廠處理即可,而要冒著因運送路線增加,並且提高放射性物質外洩及民眾抗爭的風險,加上核一廠未設置碼頭,還要先用小型接駁船轉運到核二廠明光碼頭,再從核二廠運送到龍門電廠或台北港再運出,其間若有任何閃失,後果難以預料。

永久性核廢 仍回台

另外,使用過的核子燃料就算委外進行再處理,未來所產生的永久性核廢料也將再被運回台灣存放,依照國際上的作法,用過的核子燃料經過再處理後,將產生鈽和鈾等核物料,但也會產生高放射性廢棄物,除了可以製造核彈的鈽是否運回台灣還存有爭議外,其他都將被運回。

台電目前規劃四個方案,除了另建固體廢棄物貯存設施,也可能存放在核一、核二廠的低放射廢棄物貯存倉庫,或者修改核廢料貯存護箱的設計,用來裝填固體廢棄物,並將它存放在乾式貯存設施內,此外也可能尋找地下岩層,興建坑道式長期貯存設施,但此舉也可能因環保問題,再引發另一波抗爭。

回應

台電副總經理徐懷瓊表示,台電要進行核廢料委外再處理計畫,是因為乾式貯存設施只能存放50年,所以要探討核廢料再處理的可行性。

至於和法商AREVA接觸頻繁,徐懷瓊說是因法國僅此家公司提供再處理商業服務,而且AREVA也提出法國官方保證文件,不像英國不但拿不出官方保證文書,還要求台灣先付一筆錢讓他們整理廠房;而日本處理廠,光解決日本電廠用過的核廢料,就已不堪負荷,根本無力承攬台電業務;俄國則因未和美國簽定核子保防協議,未被列入考量。

至於費用是否過高一事,徐懷瓊表示,是因國際上沒有市場合理價格,才會參考法商AREVA和義大利廠商的服務合約,做為訂定底價的參考,但整起計畫還要送政府相關部門審查,並經美方同意後才有可能正式對外招標,再處理計畫能否成功,並非台電可以掌控

核四廠又失火

核四龍門廠6月4日又傳設備燒毀,這次發生在一號機,關係到反應爐爐心安全的數位控制安全系統DCIS被燒毀,電廠在向原能會通報後,被要求對外保密,低調追查原因,初步推斷
是電磁相容引起電子干擾所致。

台電副總經理徐懷瓊解釋,核四廠一號機是在5月27日發生問題,主要是為清理3月底被燒毀的不斷電系統CVCF盤,曾暫時中斷送電,但沒想到復電後,又讓裝在DCIS電源供應器的11個突波吸收器MOV被燒焦。初步檢討是因人員在清理CVCF時,所使用的毛刷讓盤面產生靜電所致。

台電已要求設備廠GUTOR派人到台灣,替核四廠人員做保養清潔訓練,更要奇異公司派人針對CVCF及DCIS等系統的協調進行檢討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