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分紅費用化 股東歡樂國庫愁

資料來源
工商時報
Time

<div>勤業眾信會計師巫鑫昨日表示,明年員工分紅費用化上路後,在促進產業升級條例下,分攤給研發部門員工的股票,可以適用研發投資抵減 30%,公司要納的營所稅下降,而員工分到的股票又只依面額十元課稅,使得國庫變成輸家,公司小股東是最大贏家。</div><div>&nbsp;</div><div>明年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國庫收到的公司營所稅與員工的個人綜所稅,都將雙雙減少。必須等促產在九十八年落日之後,國庫在營所稅與綜所稅的收入才可能會回升。</div><div>&nbsp;</div><div>高科技業員工的薪資,大都不到其年收入的一半,每年分配的股利,才是報酬的主要來源。九十七年實施費用化之後,對公司的酬勞制度產生很大的變化,在稅的方面也有不小影響。</div><div>&nbsp;</div><div>首先,巫鑫指出,財政部允許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可以列報薪資費用,公司盈餘減少,公司營所稅自然減少。再者,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後,在促產條例落日之前的九十七年和九十八年的二年之中,高科技公司的研發人員的分紅配股屬於研發支出,適用促產的研發投抵,抵減率 30%。</div><div>&nbsp;</div><div>因為公司的營所稅下降,稅後的可分配盈餘增加,則小股東可獲配的股息或股利會增加,成為贏家。</div><div>&nbsp;</div><div>在員工的個人稅方面,假設盈餘中的三億元要分配給員工,在費用化之前,一股面額十元,共有 0.3 億股,儘管每股市價可能一百元,但依促產條例,財政部在課稅時,只能用面額十元課稅,所以員工獲配股票的綜合所得稅的稅基為三億元。</div><div>&nbsp;</div><div>但若計入最低稅負,財政部就可排除促產條例,員工分紅配股的股票要用市價計算,高階經理人領的股票,乘上市價一百元,若超過免稅額六百萬元以上的部份,要補繳最低稅負。</div><div>&nbsp;</div><div>明年員工分紅費用化後,三億元分配股票給員工,除以市價一百元後,獲配的股票數目只有 0.03 億股,但同樣受限於促產條例,國稅局每股以十元課稅,國稅局只能課到 0.3 億元。</div><div>&nbsp;</div><div>在集團企業部分,假設母公司讓國內外的子公司員工也可獲配母公司的股票,財政部官員表示,依照所得稅法三十八條規定,因為「非屬本業經營的支出」,不論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權比例多少,完全不能認列為母公司的費用。</div><div>&nbsp;</div><div>因此,假設某家著名大型高科技公司在國內外中有很多子公司,母公司分配很多股票給子公司員工,則母公司不可以認列薪資費用,如果有列報者也一定會被國稅局剔除,目前這種案子很多。而且,國內子公司因為沒有實際支出,所以子公司也不可以認列薪資費用,不能從扣所得中扣除。</div><div>&nbsp;</div><div>巫鑫表示,但子公司員工領到母公司的股票,還是要依法申報綜所稅。</div><div> </div><div> </div><div>工商時報 王信人/台北報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