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161128復興航空企業工會與公司第三次勞資協商會議聲明稿

資料來源
復興航空企業工會
Time

<div id="full"><img src="https://c2.staticflickr.com/6/5762/31186549691_e61758f32d_o.jpg"></div>…. 首先,工會針對今天復興航空副總經理劉忠繼出面指出已於<wbr>勞方代表達成共識,表達強烈反對。復興航空企業工會已於<wbr>10月26日成立,在勞資會議實施辦法等相關法律規範裡<wbr>,都賦予工會優於勞方代表的協商順序。今日公司片面宣布<wbr>已於勞方代表達成共識,不僅無視企業工會訴求,更公然無<wbr>視企業工會的法定協商權,刻意扭曲事實,造成社會大眾誤<wbr>解,本會強烈反對之。</p><p>二. 今天勞資協商會議,資方首度透露願意給予部分員工優於法<wbr>定資遣費與退休金。然而,在回應公司最新方案前,工會必<wbr>須再次聲明50萬補償金的立場。50萬補償金並非多要,<wbr>我們是一群陪公司走過兩次空難與後續低潮的員工,許多同<wbr>仁因為空難身心受到嚴重打擊,卻苦撐在第一線用專業服務<wbr>一點一滴地挽回旅客不信任,公司不但沒有給予任何協助與<wbr>補償,甚至向因空難而離職的員工追討30萬賠償金。相對<wbr>地,公司今天無預警解散,讓1800名員工頓失經濟來源,工會主張公司要給予員<wbr>工補償,包括工作期間被苛扣的加班費與各種津貼,空難後<wbr>的精神損害賠償,以及無預警解散的生活補償,讓員工能在<wbr>找到下一份工作前生活與家庭不致於陷入困難。</p><p>三. 針對公司願提出2500萬,給予年資3年以上員工優於法<wbr>定資遣費,工會認為2500萬實在離工會訴求之金額差距<wbr>太遠。以全公司近1800名員工來說,平均每位員工才多<wbr>分到1萬4000元不到。甚至在這個方案下,3年以下的<wbr>資淺員工沒有多分到一分錢,3年至10年之間的員工能多<wbr>分到的也非常有限,但是他們都是跟著公司走過空難且持續<wbr>相信公司的一群為數不少的員工,難道他們的付出不重要嗎<wbr>?公司今天提出的方案,正是凸顯了公司看不見員工的付出<wbr>,沒有好好照顧員工的誠意。</p><p>四.有鑑於公司對於6億信託基金的說辭反覆,原定全部用<wbr>來當作員工資遣費,竟在上次會議裡突然說此金額還包括1<wbr>1月與後續留任人員的薪資,因此工會要求公司出示信託基<wbr>金的契約內容。然而,資方以於法無據、偵查不公開為由,<wbr>禁止拍照,亦拒絕提供工會影本供帶回研究。然而,復興員<wbr>工為該信託基金之受益人,了解契約內容是員工的基本權益<wbr>,今天資方卻不願意將其公開受檢驗,我們如何確保6億資<wbr>金能確實分給所有勞工,而不會以各種名目縮水與跳票?</p><p>五. 公司提出正積極將就業資訊轉知給公司全體員工,協助其就<wbr>業,但同時暗示工會的抗爭行動將阻礙員工求職。工會必須<wbr>強烈批評公司試圖透過就業資訊打壓工會、恐嚇會員的作為<wbr>。今天是因為公司無預警解散,不願給予員工基本照顧,才<wbr>逼得企業工會頻頻走上街頭爭取權益,這不是員工的錯,請<wbr>公司不要倒果為因。另外,如果公司真心要保障員工工作權<wbr>,請公司提供完整的就職資訊,並協助員工以原薪、原工作<wbr>地點等原則優先錄取,不然也僅是宛如提供就職資訊的10<wbr>4而已,不須拿來說嘴。</p><p>六. 最後,針對勞方代表今日出面開記者會要求企業工會不得執<wbr>行禁搭便車條款一事,本會主張禁搭便車條款為自食其力之<wbr>精神,亦屬工會自主決定之範疇。同為勞方的我們,應該是<wbr>攜手共同爭取更好待遇。企業工會的努力有目共睹,亦已有<wbr>初步成果,而招募進度更是進度超前,目前每個職種皆有工<wbr>會成員,會員人數已上看600名,並持續增加中。在此呼<wbr>籲仍在觀望的員工,與其抱怨禁搭便車條款,不如趕快上車<wbr>,立即加入企業工會,透過團結的力量拿回屬於我們的權益<w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