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陷檢疫、職勤迴圈 機師身心出狀況 工會籲檢討制度

焦點事件記者梁家瑋報導

機師工會召開記者會。(攝影:梁家瑋)

機組人員的檢疫

去年,在無法管制航空公司的情況下,對飛勤組員檢疫規定,請參閱:

關於機師在疫情下的處境,請參閱:2020/3/27〈疫情一年》 機師:沒有一天自由

自去年(2020)疫情爆發後,航空公司的機師長期處於出國執勤、回國檢疫的無限循環。今日(3/26),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召開記者會,公開工會與台北醫學大學醫師林劭華合作的機師心理健康調查,有五成五機師出現較過往嚴重的失眠問題,近七成機師感受到較過往更大的精神壓力。機師工會研究員陳柏謙表示,今日記者會是台灣多數機師跟社會大眾的求救,這樣持續下去,機師身心可能都會出問題,希望不幸的事情不要發生。

去年疫情爆發後,針對飛勤組員防疫問題,初期「特別的管理措施」十四天,不久改為貨機三天、客機五天(參考),組員類似檢疫般不得出門,之後自主健康管理至十四天;年底紐西蘭籍機師染疫後,今年(2021)起改為居家檢疫七天,採檢陰性才可外出,但檢疫、自主健康管理期間能再派飛;機師工會理事長李信燕指出,有機師連續執勤三個航班,連續26天都在執勤、檢疫中渡過,完全無法出門,一個月才三十天,二十六都出不了門,機師在這情況已撐了一年,許多組員都出現身心焦慮、社交障礙。

陳柏謙表示,本次機師工會與林劭華合作的調查,調查期間為今年2月18日至2月28日,共蒐集到701份問卷,其中華航機師419人(59.8%),長榮機師278人(39.7%)。除了機師失眠、感受更大壓力的問題外,近九成機師認為無法享受正常生活,超過八成機師表達在體力維持上出現問題,超過七成機師表示在「就醫」上遭遇困難。

李信燕表示,記者會後希望主管機關能一起開會討論,協助組員解決問題,例如其他國家針對不同航點、目的地,有不同的檢疫分級作法,舉例來說,因台灣相對安全,組員飛到台灣可能回去不用檢疫,美國則相對嚴峻,返國後後則須檢疫;林劭華則說,飛航安全非常重要,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國際民用航空組織(ICAO)都相當關注疫情期間的飛航安全和組員心理壓力,有鑒於調查結果,擬定因應措施刻不容緩。

針對外界質疑機師為何可縮短檢疫期的問題,工會表示,關鍵點是機組員在外站仍被管制的狀態;工會理事陳建財說,機師至國外後,像被戒護犯人般押送到房間,之後不能出來直到要回台,中間滯留的18至72小時,都只能在七坪大小空間活動,所有點餐、送餐,都要靠外站地勤或飯店協助。組員常覺得自己就像重刑犯,但一樣流程已重複至今。

工會理事廖柏軒則說,可用今年起的新措施,驗證外站防疫有沒有效。今年機師檢疫期滿都要做PCR檢測,華航、長榮機師加起來,已有超過一萬四千次檢測,所有報告都是陰性。他特別強調,這不是抽檢,抽檢還有抽樣誤差的可能性,但機師只要外站返台,都要檢測後才能出門,檢測結果已證明外站管理是有效的,希望政府能檢討返台後,組員在檢疫、自主健康管理上的天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