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COVID-19》護理防護仍不足 工會:應成立防護衣國家隊

焦點事件記者梁家瑋報導

護理工會公布問卷調查(攝影:梁家瑋)

疫情下,醫護狀況如何? 今日(4/22),台灣護理產業工會、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台大企業工會共同召開記者會,發表他們的問卷調查,調查指出,近三成基層護理人員認為N95口罩、防水隔離衣、護目鏡明顯不足;護理產業工會代表張子珩表示,問卷是約在一個月前進行,目前口罩部分有比較充足,但防水隔離衣仍嚴重不足,希望政府比照口罩國家隊,成立一個防護衣國家隊,打造更完整的防護。

張子珩說,護理在醫院領取物資時,會感覺到由上而下的管理壓力,基層想多申請物資,可能主管會說不需要換、不要變成補貨最多的單位等,這狀況一直存在,而政府沒有和第一線有充分溝通,不知道第一線的狀況。

張子珩說,現在問題最嚴重的是防水隔離衣,護理照顧確診病患時,還需要視情況,穿品質不一的防水隔離衣,基層護理不一定都能穿全身包覆,有時只能穿容易勾破、背後簍空一大塊的隔離衣,讓護理人員在病房工作,要小心注意不要背對病人;她指出,也有護理在頸部掛額外髮帽,是因他們照指令穿隔離衣後,發現脖子還有露出,無法得到全身保護。

調查同樣反應醫院人力不足的問題,原本醫院就有護病比過高的狀況,疫情後更加惡化,張子珩說,超過七成護理人員超時加班,七成以上認為「護病比更高」,而六成護理則需要「不安全跨科支援」、「非自願待命上班與彈性放假」和「禁止特休」。

台大企業工會理事吳政廷則描述自身觀察,他說,醫院感染科病房專責負責照顧疫情,腫瘤病房也改為收容疑似確診病人,那原來的腫瘤病人,只能統一收到內科病房,但內科病房護理師可能沒接受過腫瘤訓練,對藥副作用不清楚,只能硬著頭皮照顧病人,而本來內科病人無處去,可能又被迫送到骨科病房。他說,護理師對照顧病人都沒有十足信心了,病人要如何相信醫院?

吳政廷說,疫情造成護理師壓力大增,如現在病房限制陪病家屬,實際上控管變成護理師負責,假如護理師進行治療時,但有人進入病房,他就必須停止治療、點藥,詢問這些人為何出現,造成護理工作壓力與時數大增。此外,幫忙發口罩、填名單、量體溫、詢問接觸史等,都要由護理師負責,甚至有病人不清楚防疫政策,會跟護理請衝突等,台灣防疫這麼光鮮亮麗的成績下,是很多護理撐起的。

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簡鈺珈說,政府與雇主應主動關注基層護理人員的困境,政府應持續追蹤、改進醫療人員裝備缺損問題,讓基層護理能隨時隨地都能達到政府標準防護,且政府應強制醫院以盈餘改善護理人力狀況,違反者以評鑑降級作為懲處,嚴重者不得請領本次疫情補貼。

此次問卷於3月16日至20日共進行五日,424人填寫,其中八成為醫院護理人員 ,兩成工作於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