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事件記者侯百千報導
曾從事廣告業的Andy,因在宣傳活動意外受傷,肺部插管一個月,不料老闆拒絕給付理賠金,經調解仲裁後才以40萬慰問金結案。(攝影:侯百千)
五一勞動節將近,今(4/30)1111人力銀行公布最新「勞工職業災害現況調查」,表示有6成勞工曾遇職業災害,其中3成留下永久傷害、4成復健中,更有4成7因職災離職;各行業職災勞工現身,呼籲各界正視職災問題;1111人力銀行公共事務部暨職涯發展中心總經理李大華表示,雖有6成勞工曾遇職災,但會主動保障員工權益的公司仍屬少數,6成以上的公司僅以政府法令規範為主,除法定保障外沒有給勞工任何協助,呼籲各業主除保持法律底線外,也應更主動進行各項保障措施,以減少職災發生。
1111人力銀行調查,勞工因工作受傷或引起身體不適,工時過長導致的過度勞累為主要原因之一(33.92%);根據勞動部統計,2016年台灣平均工時為2,034小時,與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近40個主要國家相比,平均工時多了271個小時,高居第六名,平均一年要多34天班。
除過勞外,其他導致職災的原因還有身體特定部位使用過度(42.73%)、工作特殊姿勢造成身體傷害(32.60%)以及工作過程中發生意外(27.31%);造成傷害類型主要有睡眠問題(22.03%)、關節受傷(20.26%)、內分泌失調(18.94%)、肢體傷殘(16.82)與脊椎傷害(16.4%);除此之外,更有3成職災勞工留下不可回復的創傷,留下永久性傷害(23.5%),且需要長期治療(7.05%)。
李大華指出,一般勞工在遭遇職災時,經常因為資訊不足而喪失補償或補助的機會,因此提醒勞工在遭遇職災時,需謹記「職災勞工」身份,保留醫院收據並向勞保局申請職災給付,積極爭取權益;另外為減少勞工職災發生機率,雇主也應降低工時、改善工作環境安全,並主動為員工投保公共意外險,將員工視為寶貴資產進行保障。
1111人力銀行「勞工職業災害現況調查」,針對18歲以上求職會員進行網路問卷調查,調查時間2018年4月12日到4月27日,隨機抽樣為1,128份,信心水準95%,正負誤差值2.92個百分點。
53歲的謝先生,擔任倉管送貨員時遭零件砸傷,左手臂骨折需休養三個月,當時即被公司強迫離職,申請職災給付時才發現公司未保勞健保,最後以1萬元與公司和解,現打零工維生。(攝影:侯百千)
人力銀行與各行業職災勞工現身,呼籲各界正視職災問題。(攝影:侯百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