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事件記者梁家瑋、侯百千、林靖豪報導
從桃園大潭「千年藻礁」上面,我們怎麼看見橋接未來的路?(攝影:宋小海)
大潭藻礁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之爭持續近兩年,10月26日環差會議卡關後,11月8日,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缺電」座談會上強調,觀塘接收站若無法如期完成「北部供電會出問題」;從中油代董事長轉任台電董事長的經濟部次長楊偉甫在10月30日就職時亦表示,若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無法順利推動,未來供電穩定會有困難。
楊偉甫的這套說法已不是第一次出現,過去不管台電、中油,或經濟部能源局都曾多次表示,在觀塘建「三接」,是為了配合能源轉型政策,台北港、離岸接收站等其他選項確有可行性,但時程將會再度拖延,進而影響到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甚至影響後續供電穩定、減少污染的目標。
這套說法看似合理,似乎「非核」與「保育」是個二選一的零和遊戲,但事實是這樣嗎?
未來天然氣發電廠及接收站的規劃
若只是要達成「2025非核家園」,那是否有天然氣接收站似乎無關緊要,若照目前核電廠的除役年份,核一廠兩部機組分別在2018、2019年除役,核二廠機組2021、2023,核三廠則是2024、2025年,若核四沒有重啟、核一至核三廠未延役,非核家園至2025年自然能達成。
不過「達成2025非核家園願景」,只是目標之一,根據「能源轉型白皮書」的規劃,能源轉型的目標,還有在2025年,要達成「20、30、50」潔淨能源發電結構,再生能源、燃煤、天然氣發電佔比分別為20%、30%、50%,才能在沒核電的情況下,達成供電無虞,以及減少燃煤發電帶來的污染;如果供電目標無法達成,也有可能反過來危及「非核家園」的目標。
為了順利將燃氣發電從當前的32.4%提升到50%,政府預計在未來十年於大潭、興達、通宵等電廠,增加超過1,500萬瓩的天然氣發電機組(參考);增加機組面臨的關鍵問題是,天然氣的供應是否足夠?
台灣自產天然氣少,天然氣發電多透過國外運送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至天然氣接收站,再從接收站透過管線送至各地燃氣發電廠,北部、中部的大潭、通宵電廠目前靠台中接收站供應天然氣,南部燃氣電廠則靠永安接收站;永安、台中接收站一年規劃供應 1,400萬噸天然氣,對現有電廠來說綽綽有餘,但經濟部推估在增加燃氣機組後,2025年天然氣需求量將達2,354萬噸,若單純從量來看,確有增設接收站的必要。
增設是否一定要在觀塘? 事實上,除了「三接」的增設外,台電、中油預計基隆協和、台中設第四及第五天然氣接收站(台中廠擴建),依能源局的數據資料,若後續接收站都建設完成,台灣的天然氣年供應量將達3,270萬頓,遠高於2025年需要的2,354萬噸,就算扣掉「三接」的600萬噸年供應量,天然氣供應量也遠高於需求。
「三接」不在觀塘,替代方案可行嗎?
然而,台電與中油對此的回應是,不能只看天然氣供需的數字,楊偉甫說,第四、第五接收站都有各自目標與供應電廠,北部協和送氣到大潭有難度,另外供氣過度集中在台中接氣站、長途運輸天然氣也都有風險;中油副總方振仁之前在座談會上表示,目前大潭電廠的天然氣都從台中接收站靠一條36吋海管運送,但該海管輸送能力已近飽和,無法再增加了。
但對環團來說,「三接」不建在觀塘,不代表單純要以「四接」、「五接」取代「三接」,過去環團、學者已多次強調,就設置條件來說,「三接」設在台北港或林口港北側更勝觀塘;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莊秉潔說,天然氣船若要進出港,風速需小於12m/s,但根據第三接收站的環評報告,觀塘一年內有5個月(8、11、1、2、4月)風速超過限值,相比起來,台北港及台電林口碼頭則僅有2個月(8、11月)。也就是說,觀塘與台北港或林口港對比,多了一倍以上的時間船無法進港。
2014年時,中油委託顧問公司進行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中,亦表示台北港北側碼頭是可考量選項,且此區距民眾聚落約4公里,適合鄰避設施進駐利用;方振仁亦曾表示,就技術上台北港確實可行,但「三接」在觀塘,2022年可建設完成、2023年可開始供氣,若改到台北港,就算計畫馬上啟動也要到2028年才能供氣;也就是說,趕不上2025非核家園的時程。
但是否可能有其他橋接選項,能供應2023年大潭電廠新增發電機組的供氣,直到台北港「三接」建設完成?
雖然方振仁表示,從台中輸送到大潭的天然氣量不太可能增加,但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趙家緯指出,台中到大潭的海管輸送量為每小時900噸,目前就算夏季尖峰,輸送量僅到每小時630噸左右,利用率僅7成,遠低於其餘海管平均利用率93%,根本不像方振仁說的「已近飽和」。
「海上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建設時程較短、成本較低,使用起來亦較靈活,目前已經廣泛的被應用,若未來擔心於台北港興建「三接」將影響大潭電廠的供氣期程,可作為橋接方案;請參閱條目〈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FSRU)〉。
但趙家緯也承認,當大潭七至十號機都完成後,若全額發電大潭電廠的天然氣需求量可能衝到1000噸/時以上,超過海管運輸能力,但他認為,據估算2025年時備用容量率可到20%以上,故大潭不用如今年夏天一般,尖峰時刻近全額發電,而若真的害怕海管無法負荷,仍可暫規劃海上浮動式天然氣接收站(Floating Storage Regasification Unit,FSRU)作為台北港的橋接選項。
目前台電已確定2025年上線的協和燃氣發電機組,因「四接」的建設耗時較長,協和一號機將使用FSRU作為「四接」未蓋好前的橋接選項,環團亦曾多次強調,FSRU具有資本支出較低、施工期較短的優勢,且不用填海造陸,無疑是最佳的救火方案。
種種可行性都可看出,「三接」不在觀塘,不代表「2025非核家園」,或者「20、30、50」配比一定無法達成;非核家園與藻礁、珊瑚並非「二選一」的零和遊戲。
不過,談到FSRU作為「三接」由觀塘移至台北港的「橋接」選項,則還有一個更整體的能源結構的「橋接」命題,那就是「燃氣發電」本身,作為通往由「化石能源」向「再生能源」轉化的「橋接」:現階段,「燃氣」具有進步性,但若將時間拉長,則未必如此。
在2050年減碳目標下,怎麼看待燃氣發電的發展?
趙家緯說,目前能源配比的政策方向,但若從能源進步的觀點來看,應該把「再生能源」20%的比例視為下限,衝越高越好,「燃煤」30%的比例則應該被視為上限,壓到30%以下越多越好,而天然氣則應被視為調節的工具,視燃煤與再生能源比例的變化調整。
莊秉潔則表示,日前總統蔡英文說,在未來的能源規劃中,要在2030年及2050年達到排碳量分別減少20%及50%的目標(參考),也就代表要在數年內將碳排放量大量減少,這是不同以往的突破,莊秉潔認為,政府在能源配比的方向上,應該以「零燃煤」為目標,先以「燃氣」和「再生能源」完全取代燃煤,這樣的能源配比才有可能達成總統所做出的減碳承諾。
對莊秉潔來說,「燃氣」與「再生能源」發電的組合可以說是天生一對,因為天然氣的啟動速度快,與啟動得慢的再生能源剛好可以互相配合,相反的「燃煤」與「核能」都無法達成這樣的效果。
趙家緯說,能源局目前將天然氣50%的佔比當作上限,若2025年天然氣發電量要達到總體的50%,只需要2,354萬噸的天然氣;但當年度台灣的天然氣供氣量照能源局估算,卻可到達3,270萬噸,趙家緯指出,若充分使用這些天然氣的供應,到2025年時,燃氣占比可再提高,燃煤佔比可少更多。
但趙家緯也強調,燃氣供應量衝太高可能影響到未來的減碳目標,他說,若按《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2050年的減碳目標推算,2050年的天然氣供給大概要減至1,400萬噸以下才能達成,也就是說,天然氣未來必須要急速削減,若現在衝到3,500萬噸,之後會有很多天然氣接收站在營運年限未到的情況下就需除役,否則無法達到減碳目標,然而天然氣接收站的壽命至少40年以上,未來將造成很大比例的天然氣閒置。
對趙家緯來說,「燃氣」也只是作為往「再生能源」轉型過程中的「橋接選項」;他批評,政府現在只看到2025年、2030年的目標,沒看到後面2050的目標,在規劃天然氣時也沒有將與2050年減碳目標連結;這將使得短期內快速增加出來的燃氣發電,反而成為未來的轉型障礙。
每踏一步,都很重要
天然氣接收站主要是靠賣天然氣獲利,若天然氣沒有足夠大的操作量、無法達到投資效應,可能造成中油台電說天然氣會虧損,需由國庫負擔,趙家緯認為,這也有可能造成天然氣買辦集團認為利益限縮,遊說政府說再生能源不穩定,造成能源轉型的阻礙,就如現在支持核電與燃煤的人所做的一樣。
趙家緯說,照估算,天然氣佔比在2030年到最高點,可到大約55%左右,之後就要下修,在最高點時,一年大約只需要2,400萬噸天然氣。他建議,「三接」建設完成後,台灣已有三處穩定的固定式天然氣接收站,年供應量約2,700、2,800萬頓,過程中若真有需要比較多量,也還可用FSRU提供橋接過程中的選擇,不需要靠固定式的接收站達到3,270萬頓的接收量。
那麼2050年,若天然氣供給只剩1,400萬噸,是否電會不夠用?趙家緯指出,屆時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必須達到70%才能達到減碳目標,趙家緯指出,台灣2025年再生能源20%的目標,只需發揮台灣的六分之一的再生能源潛力,此外,他預估十年內再生能源將大幅商業化,儲能技術也會提升,再生能源發展應可有更高的突破。
距離2050年,只剩下33年的時間,把時間的軸線拉開,短期來看,「藻礁」與「能源佔比」或者「缺電」,甚至「非核家園」的矛盾,其實並不存在。
就長期來看,從「非核家園」到「減碳承諾」之間,仍然存在著許多的挑戰,眼前快速成長出來燃氣設施,從規劃到除役,是遠遠地超過這33年的,能否從龐大的利益糾葛中,抓出一個明確的目標,實在重要,每踏出一步,都會深深地影響未來我們在能源與環境上,能走到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