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高階核廢料(用過核子燃料棒)貯存現況

目前(2015年)台灣的高階核廢料都放置於核電廠內的用過燃料池中貯存,此即濕式貯存。因台電尚未完成其他高階核廢料貯存或處置方案,故依核能電廠用過燃料池貯存格架改裝安全分析報告審查規範」,透過變更設計採用較高密度格架,以擴充其用過燃料貯存池之貯存容量。

歷年貯存容量變化如圖,至今各機組的貯存容量為其原始設計容量的1.7-2.9倍。

(製圖:盧其宏)

依原能會統計(核能電廠用過核子燃料貯存表),至2015年2月底,核一廠1號機的已貯存量達到3,074束,距貯存容量3,083束只剩9束容量,已無法容納下一波退出之燃料棒。而核一廠2號機、核二廠1,2號機預計分別於2017、2016年面臨池滿的情形。

針對台電以較高密度格架擴充貯存容量,環團質疑,此舉將造成用過燃料池內的燃料棒密度過高,提高核災發生的風險。

另外,因燃料池已即將存放不下,首當其衝的核一廠面臨停機風險,台電除使用上述之「提升貯存量」應對之外,也曾興建「乾式貯存槽」(水土保持未通過)、2014年減少「需退出之燃料棒」、以及2015年的「台電擬再處理預算事件」,來延緩用過燃料棒貯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