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立法院第11會期起,國民黨、民眾黨主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法,要增加國定假日,執政的民進黨則反對立法,2025/5/9,在在野黨的席次優勢下,通過立法,增加小年夜、9/28教師節、10/25臺灣光復節及12/25行憲紀念日,4天國定假日,並將5/1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
立法前的國定假日
現行國定假日中,在「放假」的面向上,可分為3種。除了全國人民一致的放假以外,還有特定「職業」身分的放假,以及「原住民族」身分的放假。全民一致的有11天,「勞工」多1天(5/1勞動節),「軍人」依主管機關規定,「原民」多1天(歲時祭儀)。
修法歷程
2024/3,第11屆立法院開議,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修法,增加國定假日,之後的三個會期,各黨立委提出二十多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的修法草案。
2025/3,進入第三會期,內政委員會開始審查。除了將〈 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由行政命令提升為法律位階以外,並增加天數不一的國定假日。幾個版本的草案,在3/31進入協商階段;但涉及放假天數的關鍵條文,全數保留。
行政部門的態度,3/17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上,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認為,目前還沒有共識、不應倉促立法;3/19的衛環委員會上,勞動部長洪申翰則表示,相關法案歸內政部所管,但認為有正向討論空間;民進黨立委方面,則有陳瑩、伍麗華、王美惠、許智傑提出4個草案。
3/26的內政委員會後,收斂成國民黨、民眾黨、高金素梅等3個版本。此時,在藍白及高金內部,尚未完成整合比較表。3/31,內政委員會併案審查完竣,提報院會討論,須經黨團協商。其中,涉及放假天數的關鍵條文(第3、4、5、6條)通通保留。
4/7,內政委員會提出審查報告,其中有召委牛煦庭整合包括民進黨提案在內的「委員會初步審查修正條文」,但到4/18,民進黨立委伍麗華、陳瑩兩個版本撤案後,已無民進黨立委的版本,4/30,牛煦庭召集協商,內政部仍強調沒有立法必要,協商無果。
5/8,再由院長韓國瑜召集協商仍沒有結果,5/9院會國民黨與民眾黨依據「委員會版」,對保留條文,提出「再修正動議」,最後在人數優勢下,全數過關。
增加的4+1天國定假日
- 5/1勞動節本來只有符合《勞基法》的勞工放假,改為全民放假(因此稱為「4+1」)。
- 2016「砍假七天」未恢復的假日為:1/2元旦翌日、10/31蔣公誕辰、11/12國父誕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