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班制的外勤消防員,普遍面臨到嚴重的「超時服勤」(加班)的問題。而且因為政府給的人不夠、錢不夠,導致加班的時數補休不完、又拿不到足額的補償費用(加班費)。
2019年11月,司法院作出釋字785號解釋,認定消防主管機關慣常的「加班換嘉獎」等措施違憲,限三年內改善。消防署在2022年12月底公布〈各級消防機關輪班輪休人員勤休實施要點〉後,外勤消防員的超勤情況才似乎有減緩的趨勢 。
但即使外勤消防員超勤情況在「減緩」,現在卻仍有補休不完、又拿不到足額加班的問題。另一個問題是,過去那些被吃掉的舊帳,又要怎麼算?各級消防主管機關要補發嗎?還是就當沒這回事了?
近期,全國各縣市都陸續出現消防員出面追討加班費,包括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會員的集體行動,以及消促會以外的消防員的個別主張。其中,相當具指標性的,是今年(2024)6月、9月,高雄高等行政法院針對徐國堯、張家偉兩名消防員、與高雄市消防局之間的2個判決。法官判決,在「2年」請求權下,高雄市消防局應補發張家偉共約43萬元、徐國堯5萬元的加班費。
輪班制消防員的超勤,是全國普遍發生的情況。個別消防員是否要爭取、每個消防員的時薪、超勤等情況不一,此爭議涉及總金額尚難以估計。
若粗略的直接以張員獲判的(2年)40萬元、乘以1萬3千人註釋,約是50億規模的金額。若依許多消防員主張,應從大法官作出釋字785號解釋的2019年開始補發,則所涉金額規模,將上看百億。
2024年6月底,全國消防機關實際員額:17,423人;輪班輪休消防員人數則為12,992人。
目前的爭議,主要是針對外勤、輪班的消防員。上下班較固定的內勤消防員,加班情況比較沒那麼嚴重。
內勤消防員的加班如果有爭議,其形式也會與外勤有差異,需要另外討論。這裡,我們聚焦在共約13,000人的外勤消防員上。
背景
輪班制的消防員普遍有嚴重超時服勤(加班)的情況。在行政院訂有「17,000元/19,000元(2023/1/1起)」註釋 每月加班費上限的同時,各地消防局又因人力不足,而讓消防員無法補休。這些補休不到、又換不到錢的時數,各地消防局常以「給嘉獎」的方式,作為消防員的補償註釋。
2023年1月1日起,消防員加班費上限由17,000元提高至19,000元。
事實上,在2023年以前,各地方消防局對各種時數的名目、認定混亂、不透明。
實際的情況多半是,地方消防局在計算認定上,就先吃掉一些時數。帳上時數先換加班費,換到17,000元上限後,看人力能讓你補休多少。黑數、加班費上限、補休後,還消化不完的超勤時數,最後就換成「嘉獎」。
2012年,高雄市消防員徐國堯、張家偉針對當年8、9月的超勤時數,要求高雄市消防局予以補休、或支付足額加班費。但兩人的訴求,在消防局、保訓會、及行政法院,都接連受挫,進而向司法院提出釋憲案。
2019年11月29日,司法院作出釋字第785號解釋,認定「加班換嘉獎」不是合理的補償,相關機關應於3年內檢討修正、訂定必要合理的框架性規範。2021年11月,徐、張兩人再度向消防局申請補發加班費,且要求的是往前追溯10年的加班費。兩人訴求被消防局否准、被保訓會駁回,而再度提出訴訟。
40萬元
高高行2024年6月的判決,是依據兩名消防員在2021年的主張,依《行政程序法》第131條第1項後段,主張消防局應補發「10年」的加班費註釋 。但法官並未採納徐張兩人主張的時效。
兩人於2021年11月,向高市消局提出申請,往前追溯自2011年12月起的加班費。
其中,要扣掉2012年的8、9月,因為這兩個月的爭議,已有另案在法院審理中。
法官認為(高高行111年訴字第241號判決),應依《公務人員保障法》第24-1條第1項第2款,公務人員對機關加班費的請求權時效,只有「2年」註釋。
法官認定時效為2年,自兩人2021年11月向高市消局提出申請,往前追溯自2019年11月起的加班費。
在法官認定的時效下,只能追討2019年11月後的未足額加班費。徐國堯在2014年即被高雄市政府免職,他主張2011年至2014年應補發約108萬元的加班費,被法官駁回。張家偉原主張應補發10年、共約475萬元的加班費,最後法官判補發2年、共約40萬元的加班費。
法官認定加班時數(超勤時數)的基本邏輯,是以輪班消防員的「執勤天數、乘以每日執勤24小時」,再加上停休的時數,減掉一般公務員「依行政院行事曆的辦公日數、乘以每日8小時」,視為輪班消防員的超勤時數註釋 。扣掉已有拿到的加班費、有放到的補休等,再乘以張家偉每個月的時薪數額,計算出消防局應補發張員約40萬元的加班費。
時數計算上,徐張兩人的主張,也與法官判決使用的方式有異。
徐張兩人主張,輪班消防員採「勤一休一」,即一年上班182.5日;執勤完,需要參加勤教後才能離開,因此每日上班時數是25小時。一年平均上班時數是4562.5小時。
法官在判決中,則認為實際執勤時數,應依勤務分配表、每日簽到、簽退紀錄等資料為據實認定。但因為缺少相關資料,因此法官最後是以每個月的差勤紀錄及補休資料,逐月計算時數。
與徐張主張的一年4562.5小時作比較,法官計算張家偉在2020年的「實際執勤時數+停休時數」,是3734小時。
2024年9月的判決,則是針對兩人在2012年提出的、針對當年8、9月的加班費訴訟。原先一路敗訴到最高行,直到釋字785號後發回再審。更審判決,消防局應核發2012年8、9月加班費,張家偉約3萬元、徐國堯約5萬元。
現況
如果要追討加班費,消防員要先向自己的消防局提出申請;如困消防局不給,消防員要依法向保訓會提起復審;如果保訓會駁回消防員提起的複審案,接下來就要提出行政訴訟。
目前(2024/9),已有16名台北市消防員進入訴訟程序,高等行政法院敗訴、上訴最高法院中。另有289多位新北市消防員向新北市政府提出申請、被駁,接下來可能進入保訓會複審程序。280多位新北消防員,主張應補發的總額約為2億元。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表示,現在出來爭取加班費的人,除了協會協助的會員以外,也有協會以外的人自行在爭取。台北、新北的消防員的進度比較快,但也有非常多縣市的消防員,正在向局申請、或籌備階段。
雖然先前法院對徐張兩人的判決,只採納「2年」的請求權時效,但目前許多消防員,仍主張要追溯自2019年底開始補發。
消促會解釋,司法院在2019年底就作出了釋字785,認定加班換嘉獎不是合理的補償,但中央、地方消防主管機關,卻仍一直怠於處理消防員的超勤補償爭議。法院願不願意給到2019年是一件事,但就消防員爭取權益、以及指出消防主管機關怠惰的角度來說,主張這個時間點,具有代表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