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福島核災後的污染土問題

福島核災時,大量放射性核種飄散至週遭地區,使得週遭土地、土壤有放射性污染。日本政府的「除污」工作,基本上就是先把這些污染土鏟起來。但鏟起來的土,該如何處理、何去何從?就成了棘手難題。

在最初的規畫中,鏟起來的會先暫置在除污作業附近(參考);接著運送至福島第一核電廠座落的大熊町與雙葉町的中既貯存設施(參考)。而在相關的法律中註釋,基本上設定要在2045年前、將這些污染土移出至福島縣外。

日本環境安全事業株式会社」(JESCO)是日本政府全額出資的廢棄物處理機構。2014年,更名為「中間貯蔵・環境安全事業株式会社」,處理福島污染土中繼貯存業務。

依《中間貯蔵・環境安全事業株式会社法》第3條第2項,需要在中繼貯存設施啟用後30年內(即,2045年3月),完成福島縣外的最終處置設施的相關必要措施作業。

不過,隨著面對到最終處置設施的土地取得困難難題,同時又預估這些污染土總量將高達2,200萬立方公尺(目前約1,300多萬立方公尺已送至中繼貯存設施,參考),日本環境省在2016年4月提出「中繼貯存污染土的減量與再生利用技術開發戰略」(「中間貯蔵除去土壌等の減容・再生利用技術開発戦略」)(參考),以期透過減量來和緩難題(參考)。計畫是要將30年後需要外運的污染土體積,減少至10%。

這些土的減污作業,大致包括:1.銫(銫137為最常見的標的核種)較容易附著在較細的淤泥、黏土上,因此將污染土分級,粒徑分離出較粗的砂石、礫石,再進行去除銫的作業。2.使用酸洗、吸附等化學土壤清洗法,來去除銫。3.熱處理法,加熱揮發銫、再冷卻捕捉。

目標是將土壤的放射性,減低到8,000Bq/kg,之後就允許再利用到路堤等公共工程上。

污染土再利用的計畫,一直受到地方的反對,也有被取消的案例,例如曾被選中的福島二本松市(參考)、栃木縣那須町(參考),目前都未列在政策相關網站上(參考)。目前列在政策相關網站上的地點,包括福島縣的南相馬市、和飯館村;東京都新宿區的新宿御苑(環境省所管的國民公園);以及埼玉縣所澤市。

最後編輯:202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