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層氣」(coal seam gas, CSG)指的是從煤礦床中提取出來的天然氣。隨著「傳統天然氣」(conventional gas)藏量被開採、全球天然氣需求增加,各種「非傳統天然氣」(unconventional gas),例如「油頁岩」、「煤層天然氣」等開採技術逐漸興盛參考參考,但也經常在這些地區造成環境社會影響。
在台灣,2022年5月上旬,開始出現提倡「中油應該進口澳洲東部煤層氣」的「新聞」註,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在媒體節目上表示會請中油評估,讓「煤層氣」一詞大量見報。
例如,放言5/8以「放言編輯部 丁瑄」名義刊出「《放・專題》誰來填補俄羅斯「斷氣」破洞?亞洲多國瘋搶東澳天然氣,中油準備好採購策略了沒?」一文;三立新聞網5/8以「國際中心/綜合報導」名義刊出「俄烏戰火延續!台灣天然氣缺10%東澳豐沛量能成補位首選」一文;關鍵評論網5/9以「關鍵特務BRAND STUDIO團隊」名義刊出「俄烏戰火後的危機!台灣天然氣10%缺口 中油準備好應戰了嗎?」一文。
三篇內容完全相同,且皆未清楚交代資訊來源。
澳洲的煤層氣商業化開採,始於1996年,發展於澳洲東部昆士蘭州、博文盆地(Bowen basin)。南部的新南威爾斯州也發現有大量煤層氣藏量,但由於昆士蘭州政府大力推動煤層氣,澳東昆士蘭仍是當下最具代表性的地區參考參考。
開採煤層氣,需要排除地下水,因此可能產生地層下陷、影響鄰近地區地下水的存量與使用、甚至發生地面河流改道等。此外,這類開發行為具有強烈的排它性,經常有趨逐農牧業、改變週遭鄉鎮樣態的現象參考。
台灣在澳洲的礦業投資,主要有國營企業性質的中油、台電、中鋼;而民間企業,則有台塑與其轉投資的麥寮汽電。中油本身有投資、並進口澳洲西北海域的石油及天然氣參考;同時,澳洲原本也就是台灣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台塑麥寮汽電則在澳洲東部昆士蘭州博文盆地有投資礦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