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日本工營與久保田豐

在朝、滿時期的久保田豐。

日本工營的 LOGO。

日本工營 (Nippon Koei Co. Ltd) 的創辦人久保田豐,1890年出生,1924年進入日本窒素肥料株式會社,主導朝鮮水電開發,一躍而成日本國內水電開發的重量級人物。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利用滿州國,推動滿州與朝鮮兩個殖民地一體化的「鮮滿一如」發展。久保田帶領的日窒團隊的技術主導下,滿、朝總督府與日窒在1937年起,在鴨綠江建設水豐大壩。

1938年,日總理近衛文麿的「東亞新秩序」構想,與1940年,更具體化為「大東亞共榮圈」的政策。水豐大壩已不僅是為了帶動朝、滿的工業發展、支持戰爭所需,更被視為大東亞共榮圈下,「東亞建設」的典範。此時,久保田豐頻繁往來海南島、爪哇、蘇門答臘、馬來亞等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新佔的殖民地,與帝國共同開展在各地的基礎建設、自然資源開發與工業化事業。

水豐大壩淹沒面積198平方公里、1萬5千戶,影響達7萬人。殖民政府以頒布禁耕令政策與強制手段,強制驅離貧困的農民;而興建大壩的勞動力,則從朝、滿各地徵調,在朝鮮實施「道外斡旋」,將勞工調派到北朝鮮、並招募中國苦力;最後則是從「集團部落」,將滿州許多地區的農村焚毀,強迫農民移居,並由警察日夜監視,強迫到水壩做工。

1944年,水豐大壩完工,僅僅一年後,日本戰敗,1945年8月,蘇聯沒收日窒在朝鮮的八成資產,隨後,日窒集團遭「財閥解體令」瓦解。1947年,久保田成立「日本工營」,以電力資源的開發、調查計畫為主,展開「工程顧問」的事業,成為戰後日本工程顧問領域的開創者,他將目標放在積極說服開發中國家的領導人,他們「需要什麼基礎建設」,以更快速的獲得經濟發展成果。

戰後的久保田,以戰爭中日本帝國「東亞建設」計畫調查為基礎,提出基礎建設與週邊開發的「總合開發」計畫,延續戰前日本帝國擴張計畫的概念、涵蓋了戰後日本國家與資本的整體利益。

1950年代,日本工營成功取得緬甸巴魯江大壩的計畫,而日本則將他們戰後的賠償,用來支付興建水壩所需的資金;剩餘的賠償金,則用來訂購日本的商品與服務,以及日緬聯合投資事業的資金,戰爭的「賠償」繞了一圈,卻僅是從日本國家的手中,流入日本資本的手裡,同時也打開了日本國家與私人資本進入東南亞市場的道路。

戰後賠償告一段落後,日本仍持續以「發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的方式,延續對東南亞國家基礎建設與國內產業的投資;從東南亞出發,日本工營等大型的工程顧問公司,與日本主要的綜合建設公司,更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實績,得以走向更大的全球市場。

1950年代,亞洲進入冷戰體系,吸引大量資金,投入基礎建設的「國際援助」,成為美國扶持新興獨立國家,部署圍堵共產勢力的手段,而日本的基礎建設資本,也成為最大獲利者,1957年,越、泰、寮、柬成立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Committee);憑著從戰前到戰後在東南亞開發水電的經驗,久保田豐受到延攬成為這個計畫的核心人物,甚至在國際間得到「湄公河元帥」的稱號。

日本在1966年主導成立的亞洲開發銀行 (Asian Development Bank,ADB),也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區域跨國投資機構,1974年,日本政府成立國際協力機構(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JICA),負責統合政府與民間對外發展援助的工作,為日本資本進入亞洲國家,提供金融與整體計畫的資源。

戰敗日本以經濟重建和經濟成長為首要目標,這些對外援助計畫同時具有國際政治,與經濟上替日本的跨國資本創造合乎其最大利益的投資機會,並且藉此讓跨國投資帶動國內產業的產業成長與升級的目的。

在這些背景下,1965年,受到美國扶持的印尼獨裁者蘇哈托上台之後,由日本工營主導的亞沙漢河(Asahan River)水電開發計畫,於是建立了一套由日本跨國企業與政府的金融與對外援助機構共組「國家隊」向外投資,以達到經濟與政治雙重目標的「資源外交」模式;這個模式,後來也擴展到亞馬遜、中東與印度等地區。

標籤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