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南工業區」開發案,包括東帝士(七輕)與燁隆(鋼廠),最早於1993年提出,預計在台南縣台鹽總廠七股鹽場土地規劃為工業區,其中石化1,331公頃,鋼廠1,036公頃,工業專用港640公頃 ,1994年底,《環境影響評估法》實施前提出環評計畫。
「濱南案」在提出後,立即引起環保團體、漁民、鹽民團體及各地社區的串連反對,1995年底,環保署初審濱南案,至1996年5月進入「二階環評」,8月,全國環團串聯發起「愛鄉土、反七輕」南瀛苦行,1999年12月17,搶在政黨輪替之前,濱南案通過環評(環保署長為蔡勳雄)。
2001年,東帝士集團宣布解散,負責人陳由豪身負多項掏空、弊案,2003年成為台灣的通緝犯、入籍中國,繼續在中國發展其石化版圖。而林義守的燁隆集團也在2000年,併入中鋼,成為中鋼旗下成員(參考),2004年,改名「中鴻」(參考)
濱南工業區完工後每天預計耗水30萬噸、年耗水量達1億1千7百萬噸,水資局計劃短期以曾文、烏山頭、南化水庫聯合調配供應。而遠程的供水計劃中,則包括美濃水庫、曾文水庫旗山溪及荖濃溪越域引水計劃;在各界質疑後,水資局長徐享崑改口美濃水庫是為提供高雄地區2006年之後的民生用水(參考)。
2009年6月29日,「台江國家公園」通過內政部審議,成為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
- 〈黑面琵鷺的鄉愁〉
- 〈反對濱南(七輕、煉鋼)開發計畫大事記〉謝志誠
- 〈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走入歷史,最後記事〉謝志誠
- 環境資訊電子報〈爭議大的濱南案 為何急於搞定?〉 林素貞
- 2006/1/26自由時報〈延宕6年 環評拍板 濱南案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