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RCEP談判進度

2017/2 RCEP談判進度

雖然中國不斷以「協助東盟」的姿態參與RCEP談判,但外界皆辨識中國為RCEP首要推手,或是唯一霸權。隨TPP弱化,日本開始放置更大的企圖在RCEP的談判中。RCEP第17輪談判於2月27日到3月3日在日本神戶進行,此前即傳出,日韓將偕手提議納入TPP的藥品專利權之規範9,此舉引起印度反對。印度抨擊此將限縮印度取得廉價學名藥權利,公民組織「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也呼籲日韓撤掉這些提案。10

原本TPP內的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間的利益衝突,在TPP逐漸瓦解後,看來正轉移到RCEP的談判內。同時,日本在失去美國支撐下,轉向在RCEP中與中國分庭抗禮的趨勢也逐漸形成。

如《日本經濟新聞》2月25日的報導,將RCEP國家區分成三大陣營,第一大陣營如日本、澳洲、紐西蘭等國,主張更高水平的貿易規範;第二大陣營包括中國、印度、菲律賓等國,希冀在美國退出TPP之際快速讓RCEP掌握區域貿易主導權;第三大陣營則為緬甸、寮國、柬埔寨等發展中國家,認為高水平的自由化容易對國內產業產生侵害。前兩大陣營如何爭取第三陣營的支持,變成TPP真空後的RCEP談判重點。

歐盟雖然自立與TPP成員國進行貿易整合,但內部並非沒有差異。如比利時南部的瓦隆地區居民在歐盟議會外進行反CETA抗爭,主張CETA會扼殺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與其他國家快速的貿易整合,也為歐盟內部埋下不安因素。

  1. TPP藥品專利權規範包括「藥品專利連結」及「資料專屬保護」。

    「藥品專利連結」指藥品在上市時必須強制將相關資訊與專利狀態連結在一起,因此,學名藥廠商若要讓學名藥上市,必須先行通知專利所有人,專利所有人可選擇是否對其提起侵權訴訟。此制度用意在降低原廠藥被侵權的風險。詳請見此

    「資料專屬保護」指專利藥廠的試驗資料受一定法定期間保護,學名藥廠除非獲專利藥廠同意,否則不能引用。TPP要求農藥、小分子化學藥物、生物藥分別要有10年、5年、8年的資料專屬保護期。

    台灣因應TPP的專利權修法,請參見:資策會〈研析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因應TPP所提專利法修法草案

     

  2. 無國界醫師在2015年10月,TPP於亞特蘭大取得協議後,即發表聲明,認為TPP協議「最大的輸家是病人和開發中國家的醫療提供者」,且「TPP將在近年內為公共健康帶來巨大的負面衝擊,且TPP作為未來自由貿易協定的危險藍圖,其負面衝擊將不僅僅限於目前的12個成員國」,現在看起來,即使TPP破局,其產生的影響仍然巨大。2015/10/5無國界醫師聲明參見此

2017/2/27-3/3RCEP談判進度

2月27日到3月3日間,RCEP在日本神戶舉行第17輪談判。談判前即已傳出日韓繼續主張將TPP對智財權的規範放入RCEP的協議中,遭印度強力反對。

此次談判中,已開發國家(日、澳、紐)主張RCEP協議要比TPP水準更高,遭開發中國家(中、印)反對,兩大陣營間對於「智財權」的意見如預期的分歧;在關稅降低部分,也未達成共識。不過,今年底完成談判的目標仍未更改。

自2013年5月開始談判以來,RCEP僅在「經濟與技術合作」與「中小企業」章節上取得共識。其他關鍵章節的方向與爭議如下:

  • 「貨品貿易」:除印度外,以15年內共同消除92%關稅為目標,取代之前區分東協、東協FTA 夥伴、非東協FTA夥伴的三階層減讓方式。
  • 「服務貿易」:最終目標為負面表列,但先由正面表列開始,尚在協商開放基準。
  • 「投資」:採負面表列,多數國家不支持納入ISDS,對於保留清單仍有歧見。
  • 「政府採購」:紐、澳堅持RCEP應納入政府採購。
  • 「競爭」:澳、日、韓堅持應納入國營事業專章,但中、印、馬來西亞、泰國堅決反對。
  • 「電子商務」:日本等TPP成員國主張不應要求外國企業將伺服器設置在本國與強制企業公開軟體,中國以安全理由拒絕。

雖然在一些關鍵章節仍有歧異,但可以看出RCEP在貨品的關稅減讓、服務貿易正面表述、投資拒絕ISDS等重要問題上已取得相當共識,其模式不會超越WTO太多。「只要」日、韓、澳、紐,這些已開發國家不要繼續「搗蛋」,RCEP年底完成談判可能真的不是問題。不過,關鍵就當然在這個「只要」。

這些國家,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日本,除了RCEP談判外,同時也可能面臨另一個非常困難的抉擇點:是否要讓中國進入TPP。

美國退出TPP後,TPP成員國失去最大市場的支撐。1月底,祕魯總統庫琴斯基(Pedro Pablo Kuczynski)就表示希望與中國與其他TPP成員國締結新協定;澳洲貿易部長西奧波(Steven Ciobo)也曾對外說,只要成員國能夠改造TPP,中國有可能加入。在當時,這樣的訊息多少顯得空穴來風。

不過,3月9日,智利外交部國際經濟總司司長納薩爾(Paulina Nazal)表示,TPP成員國近期將在智利召開會議,尋找達成新協定的辦法,且將邀請中、韓兩國一同與會。

先不論中國是否有意願、是否真的進入談判,這樣的會議至少顯示,邀請中國參加確實符合部分TPP成員國的利益,且若真的有意納入中國,TPP也勢必需要依據中國利益進行調整。換言之,在美國退出TPP後,中國不僅在RCEP有領導地位,未來也或將在TPP內有強大的發言權。目前,RCEP與TPP(不含美國)總計有20名成員國,加總經濟規模達全球GDP的35%左右。若中國也加入TPP,屆時,其經濟影響力甚至政治影響力或將遠超過現在9

不過,日本目前是TPP最大國,中國要進入可能也需日本首肯。如果在過往美日聯盟抗中的邏輯下,這不可能出現,但在美國退出多邊整合、日美張力提升的當下,各方關係可能都在改寫。

  1. 資訊:目前參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談判的國家總計16國,除東協10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尼、汶萊、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外,再加上與東協簽有FTA的6個對話夥伴(澳洲、中國大陸、印度、日本、韓國與紐西蘭)。其中,總計7國同時也參與TPP,包括澳洲、汶萊、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日本、越南。